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高密•浙江柯桥:率先启动企业开办“跨省通办”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陈新新、王平、记者尹明波报道  11月24日,山东潍坊高密市与浙江省绍兴柯桥区签订《企业开办“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启企业开办“跨域通办”新模式。

1

图为高密市、柯桥区两地签订企业开办“跨域通办”协议。摄影:陈新新

“此举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杜心东表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赋能,可以为两地企业与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跨省异地办事服务。“这种多元化、网络化和全方位服务措施的推出,将会在降低企业登记成本、释放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杜心东告诉记者,指导意见对高密市推出企业登记跨省通办提供了科学、精准路线图。“为更有力地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我市在前期实现与青岛胶州跨市通办、推动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又以高密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为依托,实现与浙江绍兴柯桥企业开办‘跨省通办’。这既是落实市委‘开放立市、产业兴市’的具体举措,也是高密主动对接长三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自觉行动。”

高密市与柯桥区皆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高密是“中国家纺名城”,柯桥区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两地商业交流频繁,企业群众联系紧密。杜心东认为,两地正式签订《企业开办“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高密市企业开办等审批服务事项正式进入“跨省通办”新模式,也得益于高密市在审批服务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勇敢创新。

——主动调研,大胆尝试。随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发挥作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虽积极开展了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仍面临不少堵点难点问题,“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仍然存在。在了解企业群众存在的真实困难和诉求后,高密主动打破地域界限,推动跨省部门办事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了“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的服务愿景。

——规范标准,配套制度。按照“应减尽减”的原则,优化调整“跨省通办”事项业务规则,经过与柯桥多次研究协商,共同制定了“跨省通办”工作规程及证照交接、业务会商等配套制度,明确了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办理时限、发证方式等内容,统一了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运行,实现企业登记在两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完善数据,强化支撑。通过“跨省通办”工作模式,申请人可通过网络以全程电子化的形式进行申报,也可以选择到两市政务服务大厅现场申请,受理或代办地的登记机关与企业所在地的登记机关即时联系、邮寄材料,远程进行审核发照。同时,两地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窗口或帮办窗口,为投资者实施全方位的帮代办服务,实现了企业开办实现由“跨市通办”到“跨省通办”、由胶东一体化到主要产业合作地的发展提升。

——专人辅导,精细服务。“跨省通办”作为一项崭新的政务服务方式,两地均各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跨省通办”专窗,专人专责,开展窗口人员“跨省通办”业务培训,提高“跨省通办”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提供营业执照“跨省办理”业务咨询、网办指导、代验材料、办事结果双向寄递等多项服务,线下办事人有相关办事需求,不再受地点限制,为两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2

图为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柯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代表共同见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发放。摄影:陈新新

杜心东坦言,企业开办“跨省通办”不仅仅是高密和柯桥两地的简单连接,更是两地间经济融合、数据共享、服务互通、优势互补的有机结合,而且对提高高密市经济的外向度、推动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这次合作既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互联互通的一个开端,更是两地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大成果。”

——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营业执照跨省通办业务的开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的通办服务,更大程度方便群众在异地办事,优化了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解决两地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跑远路、跑多趟”问题。

——办理模式实现迭代升级。“跨省通办”模式的开启,将过去合作模式从简单、零散的沟通转变为专项、紧密的协作,通过采取网办、专窗、多种形式同步进行、多管齐下,实现两地事项互办、结果互认、数据互通,办理模式实现迭代升级,推动了两地合作的高效化。

——不断放大改革效应。企业开办“跨省通办”是高密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高密市创新性开展了深化零+1改革,首席审批改革、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一次好主题服务、建立吐槽找茬好差评机制等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营造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为推动高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杜心东强调,下一步高密市将不断拓展通办领域,逐步增加通办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现两地政务服务业务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用户通,推动企业和老百姓异地“跨省通办”一次办成,持续优化两地营商环境。

11月24日,两地正式签订《企业开办“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的同日,高密市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在不到1个小时,经两地工作人员通力协作,浙江绍兴柯桥区客商王忠海先生,成功的领到了由高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成为了享受两地“跨省通办”改革服务红利的第一人。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