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攻坚突破在行动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12项重点攻坚突破任务推进情况评议会指出,要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持续用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高”“新”特色,发挥毗邻日韩优势,做透东北亚文章,加快实施“四港联动”,努力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全方位推进城市国际化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动开放合作。
会议虽已告一段落,但攻坚突破的脚步不会停止。对照会议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落实行动,关注重点,制定完善攻坚突破的“作战图”,不断推进城市国际化,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固优势 打造东北亚物流枢纽
“对外开放工作,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对日对韩上下功夫……”9月22日,市商务局会议室内座无虚席,针对评议会上的现场提问和书面提交的问题建议,该局以党组扩大会议的形式展开讨论。
问题分解需“对症下药”,城市开放的脚步同样需“因地制宜”。利用我市天然的地缘优势,深耕对日对韩市场,做大做透东北亚文章,正成为市商务局攻坚突破的关键所在。
目标既定,行动迅速。市商务局第一时间拿出后续的方案,市商务局局长乔军表示,将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为平台,吸引国内及日韩一流贸易企业、物流企业、电商平台在威海设立区域总部、商品采购中心等,形成以物流吸引贸易,以贸易促产业,以产业促物流的相互促进格局。
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稳外贸发展……以对日对韩发展为基础,一个个问题清单已经“顺藤摸瓜”落实到具体部门,摆到了相关责任人的桌上。“我们将结合‘四港联动’+‘综保区’+‘一带一路’的模式,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政策,不断放大我市对日对韩区位优势。”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张连凯表示。
做透东北亚文章,需要牵头部门的引领,也需要平台的落实。作为全市特殊的对外开放功能区域,威海综合保税区在会后迅速贯彻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韩日贸易“高速路”。
9月25日上午9时,随着2020中韩(威海)跨境电商大会的召开,微观科技区块链产业园等五大中韩跨境电商项目宣布入驻威海综保区,进一步丰富了威海跨境电商发展业态。
疫情的影响,催生了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威海综保区加快建设全模式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园,推动跨境电商发展,1至8月份,威海综保区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7亿元,同比增长108%,特殊区域出口始终保持全省第一。
针对评议会上代表提出的问题,威海综保区立说立干,在做强区内基础设施的同时,抓紧推动跨境新零售、区块链应用等业务模式做大做强,推进签约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打造对韩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聚集区、大平台跨境电商东北亚“中心仓”。
“我们将以此次评议会和跨境电商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开拓创新,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全力打造联动日韩、辐射全国的跨境电商聚集区。”威海综保区管委主任于明涛表示。
筑平台 构建一体化国际大通道
没有便捷通畅的国际化大通道,城市的开放便无从谈起。我市相关部门在聚焦优势的同时,加速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国际通道建设,打造东接日韩、西联欧亚的东西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
眼下,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水运科、铁路机场科等科室办公室内,一组中韩整车运输的“任务图”已经摆在了每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评议会一结束,各业务科室便围绕各自分管领域展开摸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正如评议会代表所关心的,作为构建国际化物流通道的重要内容,“四港联动”建设正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重点。
“我们争取在10月上旬开展中韩整车物流的试运行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树伟指出,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市交通运输局认真梳理,对最关键的环节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进一步强化交通支撑,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市商务局的工作同样紧锣密鼓。“11月,我们将举办威海——仁川地方经济合作联委会,与仁川共同推动‘四港联动’等合作事项尽快取得进展。”乔军介绍,目前市里正在推动组建“四港联动”工作专班,设立“四港联动”工作专项资金,与韩方一起实地考察整车运输业务路线,探讨中韩多式联运国际大通道建设,推动“四港联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以“四港联动”为突破口,全市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紧完善运行。
9月22日0时15分,评议会结束的第三天,SC2439威海——大阪航班从威海机场顺利起飞,我市首条直飞日本的全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对外开放的触角延伸到哪里,国际物流的线路就开辟到哪里。在现有航线基础上,我市正加密至韩国海上、空中航线航班,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及配套产业园建设,稳定优化中欧班列运行,争取实现对韩重点机场全覆盖。
稳格局 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
城市的开放,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外向程度和设施的四通八达,更体现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服务的每个环节上、每个细微处。随着评议会的召开,全市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为推动城市的全方位国际化不遗余力。
9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会”在威海城市国际化交流展示中心举行,参会的不再是清一色的部门之间的“老面孔”,而是出现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们等“新面孔”——市外办联合市教育局,将旅居威海的国际“客人”请到了办公桌前,向他们询问在我市人才培养、教育环境、城市服务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市已有90余所学校接受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再加上临港区的两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目前能够满足外商和外来高层次人员子女入学需求。”市教育局局长徐东晖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将瞄准高层次教育机构的合作和引进,加快国际学校间的交流融合,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发展,打造高品质国际学校,满足城市国际化发展需求。
市卫健委同样对下一步工作描绘了明确的“路线图”。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鞠立民表示,将继续推进国际医院建设,每年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到国外培训,并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层次医疗机构的联系,实现国际医疗机构远程会诊,推动机构教育、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共同向国际化迈进。
人文的互通交融,不仅为威海国际化增添多元内涵,也巩固了城市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成果。作为城市国际化建设的牵头部门,眼下,市商务局正在组织开展城市国际化战略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对我市人才、海洋、科技、交通、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等各领域国际化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
“我们将加紧推进城市国际化立法工作,在做好首个《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评估和愿景规划的基础上,策划开展下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好城市会客厅的国际‘交友’平台功能,发挥好市长国际经济咨委会的高端‘智囊’团队作用,打造更多更具威海特色、国际水准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市商务局分管负责人姜辉说。
国际化格局的打造,同样需要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我市正抓紧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市商务局开发区科科长宋晓昱表示,将争取10月底前,完成全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年底前完成开发区改革工作总结,以管理体制的优化,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