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高新区:“智慧”引领城市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殷晓旭报道 烟台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管理运行监督模式,将分散的城市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搭建一流平台,夯实数字化堿市管理基础
坚持高标定位、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两期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布设各类传感器1000余个,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地下管线、城市亮灯、环卫作业车辆等城市管理对象进行科学监管。
高标准打造全市首家智慧城市管理中心,集信息汇聚、调度指挥、监督考核、辅助决策、监测预警功能为一体,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名,依托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城市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城市部件异常问题处置等动态情況。
开发移动端APP,具备巡视检查、任务监管、实时跟踪、隐患问题汇报、定点打卡、问题拍照上传、调度派工、自动生成工作日志等功能,实现移动端APP城市管理巡查人员安装、使用全覆盖。
加强巡查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推动日常巡查制度化,利用移动端APP对城市管理相关部件、环卫问题及时发现并上报处置,打造全闭环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烟台高新区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发现问题11337个,整体响应速率提升40%,通过科学管理、全程督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反馈。
聚焦重点领域,大幅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
加强雨水排水口管理。在51个雨水排水口安装监测传感器,实现全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雨水排放监测全覆盖,为排污判断提供数据依据。今年以来累计接收传感预警72起,实地核查发现3家单位、29起违法排污案件,现已全部处置到位,发挥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
加强垃圾中转站管理。在全区10处垃圾中转站加装垃圾桶满溢监测设备,对垃圾桶满溢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时、直观掌控监测点运行状态。目前10处拉圾中转站运转态势良好,通过全天侯监测、无延时报警、高效率处置,以往群众反映突出的垃圾满溢、气味熏天问题基本杜绝,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加强特种作业车管理。对洒水车、扫道车、灌溉车、垃圾车等城市管理特种车辆,全面安装视频监控和GPS定位设备,依托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车辆管理模块,实现对作业车辆行驶轨迹的全程、精准、可溯追踪。目前,已为3家环卫合作企业的洒水车、扫道车、灌溉车等3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安裝管理设备,先后接收线路异常警报55次,约谈驾驶员30人次,通过用数据说话、依规章办事,达到了严明规矩、规范管理的效果。
拓展应用范国,硬核保障域市安全发展
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监测。在全区30余处重点森林防火点出入口添加监控视频,安装语音播报,提醒进出人员和车辆注意森林防火安全。为防火员全员配备智能手环,具备巡查路线记录、应急报警、人员定位、信息管理等功能,督促防火员定时开展防火点及周边情况巡查,发现回题及时反馈上报,做到问题早发现、火情早处置。
开展城市内涝监测。以海天路立交桥为试点,安装积水监测装置,一旦发生水情,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启动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用智慧化手段助力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