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推核能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段文奇、祝华伟、池毓凯、记者尹明波报道 11月11日,为期2天的“泰山科技论坛暨山东省核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济南召开。此次论坛以“智慧核电发展路径和技术集成”为主题,围绕核能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山东核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深入交流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侯保荣、于金明、叶奇蓁、罗琦等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论坛全程视频直播,来自山东涉核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核学会会员单位等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线下论坛,线上观看人数高达8000。
泰山科技论坛暨山东省核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活动现场。供图:山东省能源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东沿海地质、水文等自然物理条件良好,具备高质量发展核能的先天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山东立足自身优势,聚合国内外资源,抢抓核能发展机遇,在三代及以上核电机组工程设计建设、运维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涵盖核电投资开发、研发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的核能产业链,打造了以“论坛+展会+区域经济”为载体的核能产业化发展“山东模式”。
据悉,山东省核学会每年承办泰山科技论坛活动,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佟振合、吴宜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尹伟伦、侯保荣、张文海、钱绍钧、胡思得、陈念念、张金麟、夏佳文、李冠兴、叶奇蓁、于俊崇等一大批业内知名专家走进山东,为山东核能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2020年,论坛以“聚焦低碳发展、贡献绿色核能、促进产业转型”为主题,围绕优化全省核能产业布局、加速核能成果转化、攻克核能高精尖技术瓶颈、促进核科技人才进步与成长进行沟通探讨,寻求核技术应用发力点和着力点,为山东培育核能产业生态,搭建核能融合创新平台提供智力支撑。2021年,论坛以“开启核动力、助力碳中和、推动核电装备产业化”为主题,为推动山东核能产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核能作为安全、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是有效替代化石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板块,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据山东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项目建设,稳妥开展核能多元化利用,着力培育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推进全省核能产业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坚定不移抢占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高地。2018年底、2019年初,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海阳核电一期两台机组相继建成投运,山东核电实现“零的突破”,进入“双核时代”,目前累计发电量已超过810亿千瓦时,有效替代标煤2400余万吨;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首次并网,实现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海阳核电二期工程获得国家核准,3号机组已开工建设,全省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695万千瓦。
持续放大“核电+”效应,扎实推进核能综合利用。依托海阳核电一期工程,2019年11月,建成全国首个核能居民供暖工程,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称号;2020年11月,世界首个“水热同传”试点工程投用,实现供水、供热跨界整合;2021年5月,世界首创“水热同产同传”科技示范工程投运,在全球率先实现“零碳”供热、“零耗能”制水;2021年11月,海阳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运,供热面积近500万平方米、覆盖海阳全城区,成功打造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从海阳出发,山东核能产业发展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悉,山东将充分吸取本次论坛院士专家意见建议,有效依托和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数字化反应堆、核能领域数字化场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强化数字化科技攻关,深入探索数字化在涉核领域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创新核能产业生态,为山东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