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东华科技:转型跨越向“新”而行

编者按:东华水泥公司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转型发展的龙头企业。十多年来,东华水泥聚焦项目落地、规模提升、绿色低碳等工作,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蹚出了一条安全、智能、高效的绿色建材产业发展之路。7月7日,东华水泥正式更名东华科技。那么,更名的原委是什么?更名后的发展思路如何?记者走进东华科技一探究竟。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范振峰、罗少鹏、孙佳宁、记者高杨报道   建成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持续升级2.0版,实现水泥生产全线智能控制;建成全球水泥行业首个氨转氢中试基地,成功实现替换化石燃料10%-15%;建成“双碳双控”平台,实施源头减碳、过程控碳、产品固碳,规划建设“碳中和”产业链……记者了解到,东华科技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围绕建设钙基新材料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碳中和”产业链,重点布局、多点发力,为全面“领跑”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积聚了强大的发展新动能。

新起点持续创变

21世纪初,淄博矿区煤炭资源整体枯竭,淄矿提出以500万吨“白”置换500万吨“黑”的思路,于2004年8月成立东华水泥公司。2008年底,经过建设者们5年的日夜奋斗,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一个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一座年发电9200万千瓦时的余热发电站建成,初步搭建起集水泥、熟料、发电为一体的建材产业架构和循环经济园区框架。

“建厂之初,虽然聘请了多名水泥行业的专家,但是作为半路出家的淄矿人在水泥行业的道路上走得并不容易。”说起东华水泥的发展之路,从公司筹建之时就负责熟料线建设的该公司副总经理邓强很是感慨。他说,东华水泥投产后,产业相对单一,上下产业链不匹配、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困扰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难题。

困思变,变则通。要“破题”就要改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2012年年初,东华一班人将目光瞄准了“委托加工”这种“轻资产”运作模式,5年后使得水泥产量由100万吨腾跃到500万吨,实现熟料水泥产销平衡。2017年,公司引进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团队,从管理水平到品牌建设又迈出了关键一步。2018年公司中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跑道全部工程,供货总量达30万吨,跻身省内一流品牌行列,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发展无穷期,奋斗不止步。2018年,东华水泥与阿里云合作,研发了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现场应用后,能耗指标、排放指标、质量稳定性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一系列的创新变革将传统水泥企业打造成现代化的绿色建材发展园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2022年上半年,东华科技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加2.63%和11.35%,成为产能规模大、综合能耗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标杆企业。

新材料蓄势待发

走进东华科技,一张钙基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图格外显眼——打造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碳中和“三大产业链”,实施绿色矿山、钙基新材料、碳中和、循环经济、数字化提升“五大工程”……水泥生产销售做得“风生水起”,为何要重点布局钙基新材料产业?“着眼于能源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高起点布局,依托东华产业基础和优质资源储备,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是东华科技的新使命。”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说。

他们充分利用能源集团内部协同和现有大市场大工程优势,坚定水泥产品特种化、高端化、差异化和低碳化发展方向。目前,他们已经具备道路水泥、大坝水泥、核电工程水泥等特种水泥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海上风电、新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使用。

一手抓存量优化,一手抓增量提升。据张全介绍,东华科技所辖园区内有大量的优质石灰石矿产资源储备,石材品位高、质量好,氧化钙含量高达54%,在江北地区首屈一指。他们依托资源优势,按照“绿色开采、梯级利用、延链发展、打造集群”的理念,以石灰石资源梯级利用为核心,分层次布局钙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活性氧化钙、氢氧化钙及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食药级碳酸钙等钙基新材料产业,同时延伸纤维水泥板、碳酸钙透气膜、SPC板材、功能填充塑料母粒等下游关联产业。

与此同时,东华科技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碳中和”产业链,布局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置产业,建设CCUS项目,实施原料优化去碳、燃料替代减碳、工艺升级降碳、产品生产耗碳、旧坑密闭储碳、装配(式)建筑固碳、农业绿植吸碳“双碳工程”,实现园区产线二氧化碳就地捕捉、储存、转化和应用,全力打造全省首个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 

新科技创新赋能

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才有更大发展空间。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依托“一站一所四中心八室”多维度创新平台阵地,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围绕高端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积极开展行业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先后获得中国标杆智能工厂、中国创新建材企业100强、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环渤海地区建材行业技术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我们对科技创新的矢志追求和笃定信念。”张全表示,公司决定将“东华水泥”更名为“东华科技”,是基于未来发展系统规划,以全局视野、开放思维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早在年度工作会上,该公司就提出“创新是唯一生存之路”,把科技创新放在推动发展的首要位置,全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一理念,东华人昂首阔步挺进在“智+”和“碳-”的奋斗路上。聚焦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他们与阿里云、浪潮、博依特、雪浪云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工业大脑”2.0延链提升,实现生产系统智能化控制由局部到整体的蜕变。“目前,‘工业大脑’2.0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无人工厂’、日成本管理、能源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管理等全面开花,年底将呈现出数智网联、内外循环、产业协同的全新智能工厂。”该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朱波说。

做足“双碳文章”,是东华在科技赋能上的一部“重头戏”。一方面,他们联合厦门大学,研发氨转氢项目,通过能源替代,达到源头减碳的目的。“经过近两个月的中试研究,实现了氨转氢替代10%-15%化学燃料的试验结果,为全球水泥行业首例。”朱波介绍,氨转氢项目已入围首批中国建材联合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欧盟氢能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超过了目前欧洲在此领域的氢能技术水平。此外,该公司还建成了水泥行业碳资产管理平台,对生产环节碳排放进行全过程管控。目前,该平台已上线运行,能够实现碳排放精细管理、碳资产管理、碳排放预测等功能,达到智能控碳减碳的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上,他们大力推进“风-光-氢-储”项目。在完成淄博万华311千瓦光伏发电的基础上,利用园区矿山恢复治理区域布局50兆瓦光电、8兆瓦风电和24兆瓦储能及余电制氢项目,在“十四五”实现整个园区“零购电”目标。

“我们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钙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坚定扛起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主力担当。”张全对东华科技的未来充满信心。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临朐:人民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获批投资资金510万元
山东临朐:3家企业入选2024年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山东东平:集聚资源要素,促进“十强”产业提质增效
济南市历城区:扩大规模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山东惠民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编制启动会议
济宁市兖州区开展农业生产分时电价政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山东东平:首届龙虾啤酒节开幕,打造县域旅游新高点
烟台市牟平区发改局开展2024年“政务公开服务实体经济”政府开放月活动

绿色能源

山东庆云召开电力和油气管道第三季度安全生产会议暨防汛防台风专题调度会议
闻“汛”而动 三峡能源山东分公司打好迎峰度夏组合拳
山东:提速新能源开发建设 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链
山东国投公司召开2024年度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暨治理体系建设年推进会
山东惠民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编制启动会议
今年6月底,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山东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山东新能源消纳将从“发、配、用”三个环节协同发力

齐鲁粮油

烟台市牟平区认真做好夏粮收购验收工作
培育技能型粮食专业人才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深化发展取得实效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锤炼学子“海燕品格”,注重学生全方位多元发展
济南市长清区发改局开展小麦生产和收购情况市场调查
山东夏津:粮企改革嬗变“三步曲”
枣庄市市中区开展应急救灾物资调运安装实战演练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金融赋能更高水平“齐鲁粮仓”
山东省农信联社:抢农时盯农需护航“三夏”生产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青岛:新麦上市量高价低,农户收益不及预期
济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中心参加全国汽车价格监测业务线上培训
山东莱西发改局开展“农本+农险”业务培训
2024年全国冬小麦直报调查数据汇审暨成本监审讨论会议在泰安召开
山东省价格协会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分会在威海举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规范研讨会
临沂市组织《山东省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条例》专题学习培训
山东平阴县价格认定中心组织召开青年工作座谈会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济宁开展大蒜和小麦市场情况调研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