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光伏扶贫之光 照亮湖北3700个贫困村

     

湖北能源局/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李建民  王晓涛

近日,荆楚大地传来喜讯:湖北省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8年来,湖北省以大战状态、决战姿态、决胜心态,响鼓重锤,不胜不休,终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这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战斗中,光伏扶贫功不可没。

湖北建成5646座光伏扶贫电站

位于西陵峡畔的秭归是国家级贫困县,属武陵山片区县,2019年4月,秭归县实现脱贫摘帽。

秭归县成功“摘帽”离不开绿色能源的强大动力。作为国家电网定点扶贫县,近年来,秭归县抢抓国家电网“阳光扶贫行动”机遇,全县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0座,总装机容量10.86兆瓦,项目覆盖所有重点贫困村,惠及9119户贫困户,持续稳定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和受益贫困户收入双增收。

据了解,秭归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光伏+”的综合开发路子,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影响电站发电能力的前提下,如通过“光伏+食用菌”模式,茅坪镇建东村在光伏板下种植羊肚菌7亩,每年增收3万元;通过“光伏+花卉”模式,茅坪镇建东村在光伏板下种植观赏性植物蚊母5亩,年收入达20万元等等。

秭归县的成功只是湖北省将光伏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略之举”“长效之举”的一个缩影。

2016年,湖北省光伏扶贫工作正式启动,陆续出台多个推进光伏扶贫的政策文件。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其间,在2017年5月26日,全国光伏扶贫现场观摩会在宜昌市召开,成绩突出的湖北省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如今,湖北省光伏扶贫成果丰硕。据统计,全省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646座,建设总规模122.77万千瓦,涉及93个县(市、区)、3700个贫困村、26.75万贫困户。截至2020年5月,湖北省5646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目录。

村集体经济有了绿色“阳光存折”

目前,湖北省所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完成资产确权到村集体,而光伏扶贫电站对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撑显而易见。

湖北省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模式主要为单村电站,建设规模在50~300千瓦区间,平均每个贫困村建设规模超过100千瓦,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收益预期20年。以秭归县为例,光伏电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使得村集体“有钱办事”,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864.50万元实施小型公益事业建设。

光伏扶贫收益被誉为村集体经济“阳光存折”,而它更是直接为贫困群众劳动增收提供了新岗位。据了解,光伏扶贫收益主要用于公益岗位扶贫,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情的特殊影响,湖北省按照国家要求将光伏扶贫收益的80%用于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受疫情灾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全省利用光伏扶贫收益设置公益岗位7.8万个,共发放岗位工资3.29亿元,有效对冲了疫情灾情对贫困户外出务工的不利影响。

作为绿色能源,光伏扶贫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减贫模式。据统计,湖北省光伏扶贫电站,按照年等效发电小时数1000小时估算,每年可输送清洁能源12.28亿千瓦时,意味着同期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98.24万吨。湖北省印发《关于开展“碳汇+”交易助推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探索省级光伏扶贫碳汇交易试点工作。

同时,有些地方以光为媒、借光重构,建设起包括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养互补、林光互补的光伏“综合体”,进一步增强了新能源产业的生命力,放大了新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

极具推广价值的湖北经验“两抓两保”

光伏扶贫电站稳定高效运行,是光伏发挥扶贫功效的保证。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北省村级电站平均发电能力由2019年初的87.6%提升到112.6%,低效电站数量占比降至1%以下。据介绍,为实现光伏扶贫电站的稳定高效运行,湖北省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了颇具推广价值的“两抓两保”经验。所谓“两抓两保”,其一是抓运维管理,保扶贫电站稳定运行;其二是抓收益分配,保光伏扶贫持续见效。

围绕运维管理,近年来,湖北省积极构建完善“政府监管、专业运维、群众参与、平台监测”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架构。据统计,去年以来,湖北省扶贫办、省能源局向光伏扶贫问题较多的29个市县下达了工作提醒函,对督办问题未及时整改的8个市县扶贫、能源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

同时,为强化专业运维,湖北省能源局督促县市区选定有专业资质的运维公司实施电站运维,实现全省93个县(市、区)电站专业公司运维全覆盖,平均运维费用由0.09元/千瓦时降至0.06元/千瓦时,实现了电站运维响应速度、故障处置专业水平明显提升,运维费用整体下降的“两升一降”目标。

在强化平台监测上,湖北省抢抓全国试点机遇,将全省5499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数据,率先全部接入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运维。接入设备全部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质量稳定可靠;接入费用由县级统筹,不占用光伏发电收入,不摊薄贫困群众收益。全省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能力稳步提升。

针对收益分配,湖北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规范有序开展光伏扶贫收益分配工作,确保光伏扶贫效益最大化。其中,为完善收益分配办法,湖北省印发了《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使用实施办法》,并督促指导各县完善县级收益分配实施细则、有光伏扶贫收益的村分别制定村级收益分配计划。

为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今年3月,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今年“利用光伏扶贫发电收益设置不少于5万个扶贫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湖北省根据各地电站装机规模、预计发电收益、往年工资水平等情况,将全省设置5万个公益岗位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县市区。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