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当抢先机 山东蹚出油气管道智能化建设新路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建佩、李凯、记者尹明波报道 12月10日,山东省油气管道保护智能化现场推进会议在东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11月底山东省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油气管道已有30%实现智能化监控覆盖,油气管道智能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山东是油气管道大省,管道密度居全国首位,油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1.26万公里,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在承担省内油气保障供应同时,肩负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油气输送任务。随着运行年限、里程不断增长,人工巡护、人为研判等传统方式手段难以满足管道保护需要,建设管道运行、应急响应、运维保障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管道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势在必行。近年来,山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核心目标,聚焦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管道智能化建设。
强化顶层设计。山东省能源主管部门从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顶层设施,先后下发实施《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关于加快石油天然气管道智能化发展的意见》,架起了油气管道智能化建设“四梁八柱”,擘画出工作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为全面推进山东省油气管道智能化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
搭建智慧平台。山东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山东省油气管道大数据中心相继建成,实现管道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管理等核心功能。同时,依托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山东着力完善全省油气管道保护信息直报系统,建立高后果区油气管道保护视频监控公共服务平台,对重点管段实施智能化监控,目前已实现30%覆盖,力争再通过3年努力实现全省高后果区视频监控全覆盖。
完善人才储备。山东创建首个油气管道保护“智库团队”,通过融汇省内高层权威资源、发挥专业“外脑”优势,进行前瞻性、战略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研究,为管道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咨询服务和相关问题解决方案,目前已有51名专家学者入库。
强化示范引领。当前,山东油气管道智能化发展正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纷呈新局面,并推出了首批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管道智能化建设“先进典型”。东营市35处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已全部视频覆盖;威海市率先实现“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视频动态监控100%覆盖”和“油气长输管线100%全程徒步检查”;董潍输油管道作为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始终以智能化管理为主线,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检测技术,持续强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坚持智能化与管道建设同步推进。针对全省1000余处地质灾害易发山区、水源地、人口密集区等区域,精心部署管道智能化监控工作,实现光纤预警、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护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外部隐患监控和风险预警能力;针对在役的93条管道,按照服务年限和运行质量,分类施策、协同推进,不断提升管道的智能感知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针对新开工建设的山东天然气环网南干线、西干线和中俄东线山东段等管道,坚持智能化与管道规划、施工、验收“三同步”,打造数据集成、安全预警和综合管理等多功能融合的智能管控体系,引领管道智能化纵深发展。
“实施管道智能化建设,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既是管道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行业上下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据山东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山东将成立智能化专班,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地企联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全力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善技术标准,重点依托国家管网、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开展管道智能化安全、技术、应用等基础性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打造共享平台,建立管道大数据互联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管道运行可视、可控。三是抓好典型示范,持续培育智能化建设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向全国推广“山东经验”、贡献“山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