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重装集团:以“智”赋能 剑指“高端”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车路、朱凤姣、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在山东能源重装集团泰安高新工业园内,一台横置的圆柱体钢铁“大家伙”停靠在高大宽敞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调试。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有两层楼高、长75米的大型盾构机将于近期验收下线后,服务于青岛地铁6号线,这是该集团与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首台盾构机。
“这台名叫‘泰山号’的盾构机开挖直径达6.28米,装机功率1850千瓦,总重450吨,集掘进、出渣、支护于一体,全身上下安装着近5万多个零件,是山能重装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龙泉表示,随着山能重装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不断实践和突破,TBM/盾构机产品将成为该集团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山能重装立足高端装备制造,以思想解放促转型升级,以机制创新加速资源有效释放,持续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实现了由制造向智造、由速度向质量、由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在行业内竖起了新标杆。
当前,随着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迅猛发展,单纯依靠人工的传统制造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加之国家大力推进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煤炭开采向着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倒逼装备制造产业必须向着高端智能方向转型升级。“企业走高端装备制造路线,光喊口号不行。”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圣国表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思想解放是基础,机制是保障,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第一步首先得先解放思想,敢于革自己的命。
瞄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山能重装敢于从企业内部“开刀”,对生产过程进行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推动新旧动能提速转换,建立现代化的智能生产流水线,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上新装备、新技术、新项目,推动由“人控”向“机控”,由“制造”向“创造”转变,通过“机器换人”,加速企业“智变”步伐。据介绍,山能重装已经拥有各类高精尖设备2000余台套,升级改造液压支架、刮板机智能焊接生产线、装车站自动生产线、铸锻件智能运输生产线、皮带机、高端油缸、高端胶带、激光熔覆、绿色清洗拆解等20余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制造实力业内领先,高端装备制造底气十足。
以市场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山能重装通过实施混改、三项制度改革等,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以市场化和经济杠杆来补齐国企短板,并吸引多元创新要素集聚山能重装,有效推动了整个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化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环境不优、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企业发展活力无限。目前,山能重装建有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4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研技术人员1200名;制定千万吨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选型等国家标准3项;拥有专利500余项,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高质量的人才做支撑,企业发展必将迎来‘春天’。”张圣国表示,随着新山东能源集团战略重组,山能重装即将迎来新一轮改革发展机遇,“我们将抓住机遇,谋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企业不断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真正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型装备制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