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煤炭行业第一家 “大数据”托起“云上临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缪久田、崔鑫、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党委在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公司召开三季度党建工作例会暨第九次党支部书记论坛。会议以云直播方式进行,分布在省内外各单位职工4.9万人次观看了直播。
与过去省内外“各路人马”云集开会形式不同,如今“云直播”会议已成为临矿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智会”模式。截至7月底,临矿已有1万人次通过线上参加视频会议,较线下现场开会累计节约会议成本高达400余万元,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890万元。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临矿集团敏锐反应、统筹联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临矿大数据中心用最短时间研发出集临矿员工踪迹查询、体温测量、居家办公、网上申报、出入门登记于一体的健康云平台,每天对职工健康情况采集分析、预警提示。搭建“云办公”平台,推行网上办公、网上例会、网上审批和视频会议等无接触办公业务。制定了集团统一的《防疫工作内控流程》,突出把好复工复产关、外来人员切断关、复工人员隔离观察关等安全“十关”,确保全集团安全复工、健康复产。
早在2017年,临矿集团就投入10亿元开启建设普及化高效采煤、整体化快速掘进、一站化精准运输等10大类26项临矿工业3.0+装备和“云上临矿”,强力推进机械化换人、智能化换人、大数据换人,为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注入新动力,也给智能智慧临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三年来,这些“第一生产力”项目相继完工投用,彰显动能转换的强大威力。
目前,临矿已装备1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4套掘进远程操控系统,采掘工效大幅提升。彭庄煤矿4307胶顺施工打出“差异化支护+‘996’工作制+高性能掘进机”组合拳,人均工效达到0.173米/工;邱集煤矿1105工作面原煤回采工效达到45.7吨/工,在国内同类型煤层回采中处于先进水平。
非煤板块的智能化建设有声有色。2018年底,临矿玻纤集团副总经理崔宝山高举接力火炬,为子公司卓意玻纤8万吨无氟无硼玻璃纤维数字化生产线窑炉点燃了第一把火焰,标志着行业首家“数字玻纤”正式诞生。前不久,记者再次来到卓意车间,看到忙碌的AGV智能输送纱车,根据指令完成了原丝传递,替代原有人工运纱方式,实现智能化运输,每条生产线减员15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20万元。在中控室,大型电子屏幕上即时显示着窑炉生产重要技术数据。
三年来,临矿持续实施大数据工程和“云上临矿”建设,通过打造“5+N”共享平台,培育具有临矿特色的“云服务管理、大数据支撑、互联网共享”生态圈,让企业走上精细管理、精益运营、精准决策的数字化时代。其中,“大数据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成功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临矿,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第一家提出并深入践行大数据应用的企业。
目前,该集团大数据“5+N”平台模块达到230个,归集标准数据1.8亿条,数据涵盖财务、人力、物资、安全生产、销售、设备、舆情、党建、合同、工业视频等业务领域,且每天以10万条速度增加。同时,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借助5G赋能引领智能化建设;与浪潮“云+”、阿里云、电信天翼云等公有云对接,实现“云上共享”。目前云平台中已建有虚拟机160余台,承载集团20余套平台系统和部分数据库系统的运行,“云上临矿”已初具雏形。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加快线上线下数字化连接的进程,用大数据管理推动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革命,以数字化激活重资产、打造轻资产,实现大数据时代的转型升级。” 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孝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