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零碳电气化:实现绿色复苏的“重头戏”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公欣

近日,落基山研究所与能源转型委员会共同发布《以零碳电气化为核心,实现中国的绿色复苏》报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中国经济绿色复苏应以零碳电气化为核心抓手,在实现短期经济快速恢复的同时,推动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经济发展。

缘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支持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新形态的更高质量城市发展和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在此基础上,报告认为,在考虑中国经济的绿色复苏时,应加速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推动绿色零碳电气化,并将此项工作上升到与高铁、5G网络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

报告指出,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城市集群可以支持生产力的增长,因此,以可持续和高能效的方式设计城市集群至关重要。中国城镇化投资的整体核心必须完成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可以通过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逐步从疫情危机中复苏,进一步打造更加绿色和宜居的城市,增强在未来技术上的竞争力,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中作出贡献。我们建议,对零碳电气化的坚定承诺应当成为这一绿色复苏战略的核心内容。”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Adair Turner表示。

落基山研究所与能源转型委员会于2019年底发布的《中国2050:一个全面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零碳图景》报告显示,中国实现零碳经济的唯一路径必须是大规模扩大电力消费并实现电力供应的完全脱碳。到2050年,中国终端能源需求的60%以上应由电力供应(当前该比例仅为20%),尽可能更高程度地实现经济电气化。

这意味着,到2050年中国每年平均15万亿千瓦时(当前数字为6.7万亿千瓦时)的电力需求将全部来自零碳电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或水能。考虑到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经开始低于新建煤电,并且这种经济优势将随时间推移更加明显,零碳电力的供应将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长期成本压力。因此,打造大规模零碳电力系统应成为中国经济愿景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此外,增加对清洁电力系统各个方面的投资,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新型储能、特高压线路、智能电网和充电设施等,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短期刺激。

报告提到,电力系统的脱碳对于经济复苏计划中其他支柱项目的绿色进程至关重要。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消耗更多的电能。5G和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电力需求;扩大高铁网络、铁路和地铁系统以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将产生巨大的电力需求。因此,确保以零碳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十分重要:事实上,如果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力来自煤炭,那么它们可能会比柴油或天然气汽车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因此,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计划应包括:促进更大范围内的电气化,确保所有新增的电力需求都以更高比例和绝对量的零碳来源电力满足,不再新增燃煤发电投资。这些都可以在经济成本最低甚至为零的情况下实现。

报告认为,零碳电气化不仅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将影响深远。中国对于零碳电气化的承诺应扩展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和借贷标准,支持其低碳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可考虑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受影响国家采取针对减排行动或清洁能源投资的债务赦免或债务再融资手段,帮助其实现绿色复苏。

举措

报告提出,中国应投资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多种形态的高新技术创新,并作为一股强有力的增长动力打造附加值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的中国经济未来。这些投资也与零碳电气化紧密相关。因为虽然信息通信技术会推动电力需求的显著增长,但它也为创建数字化、互联和更高效的智能电力系统提供了基础和工具。

事实上,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将促成能源的多向流动,并针对不断波动的能源供需进行智能化集成响应。智能需求响应系统将为电网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此避免未来在新建电力基础设施中投入不必要的支出;对电网的有效管理将实现更多可再生能源上网;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还将进一步释放数据中心、工厂和建筑的深层节能潜力。因此,零碳电气化和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化建设相辅相成,可以互相促进双方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提高。

此外,为避免投资浪费和不必要的碳密集型产业发展,绿色和高质量的城镇化应该是复苏计划的另一个关键构成要素。这样的绿色城镇化可以在新项目的建设、现有建筑的改造和环保项目的开发中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有利于打造更绿色、更宜居的城市,并大幅提升城市的整体能效。

报告认为,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绿色转型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未来对基础设施增长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支出造成的供应过剩和投资浪费;二是提高绿色项目在省级投资计划中的比重,并制定新项目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目标;三是转向循环经济,特别是废钢回收和塑料回收,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排放和垃圾;四是在建筑部门,制定更严格的碳强度和能效标准及规范;五是在交通运输部门,设计支持气候韧性、防止无序扩张和浪费的城市规划方案,针对新建配送中心、物流仓库进行战略选址,减少不必要的运输里程,降低能源消耗;六是推行地方政府财政改革,减少对土地销售的依赖,并减少对传统大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偏好。

“后疫情时代,中国政府对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正式布局,将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激励,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复苏的两个主要方向。未来,期待在这些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加快绿色复苏步伐。中国经济的绿色复苏之路将有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信心和最佳实践经验,并引领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表示。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3月第4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基本稳定走势
临沂:粮油副食价格稳定,猪肉鸡蛋价格下降(3.28)
泰安:肉蛋价格稳中略涨 蔬菜价格有涨有降(3月20日-3月27日)
本周青岛粮油价格基本平稳,鸡蛋价格略有下跌(2025.3.22-3.28)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3-28)
东营:本周鸡蛋价格略涨,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菏泽市场主要粮油肉蛋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3月20日—3月27日)
3月27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