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2021年农民粮食种植意向趋弱
中国发展网 为正确引导农民搞好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山东省费县发展改革局对费县3个乡镇3个村9户农民进行了2021年种植意向问卷调查。
一、农民种植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2021年户均耕地3.96亩,比上年增长13.79%。主要是一户农民有一处林地,把所种植的树木伐掉了,改种粮食。林地不算耕地,树木伐掉了再种植粮食,就算耕地,这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2021年预计户均播种面积6.07亩,复种指数1.53,比上年下降4.58%,主要是林地改耕地没有复种所致。2020年粮经比2.96:1,2021年粮经比2.3:1,粮经比下降22.3%。从粮经比分析,经济作物种植意向明显,粮食作物种植意向减缓。民以食为天,国家要发展必须要以安居乐业为前提,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关系国家安全。费县针对“粮食宽松,种粮收益不高”的现状,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粮食种植意向趋弱
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2.08亩,比2020年减少0.53%。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一是小麦收益低。尽管小麦有国家托市收购,但小麦收益始终不高。从国家发改委在费县设立的小麦生产成本与收益直报调查情况来看,2020年小麦亩产量448.5千克,产值1043.68元,净利润111.75元。二是农民种植小麦多为保口粮,自食自用,商品粮较少,只要能满足自家吃的,就不愿意多种。
玉米预计播种面积2.07亩,比上年减少1.06%。一搬情况下玉米种植面积随着小麦面积走,多为麦茬玉米。其次玉米价格平稳,种植玉米收入不高。以上因素是农民不愿意种植玉米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作物种植意向随市场供求形势而变化
2021年花生预计播种面积1.77亩,比2020年增长29.27%。2020年费县夏季雨水较大,有的地块花生受涝,产量有所减少,市场价格上升,收益增加明显,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四、蔬菜种植仍保持强劲
2021年蔬菜、瓜果预计播种面积0.07亩,比2020年增长50.2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效益相对较好,种植面积保持强势。蔬菜种植具备较多优势,生产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且不会明显受到时间、节气的控制,劳作自由度大,销售和收益有保障,激发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完善发达,但农民对农产品的盲目种植与跟风,却时有发生。农民种植结构调整方式单一,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农民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往往把上年的市场价格作为来年种植的依据,把“上年什么挣钱就种什么”、“什么不好销就不种什么”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向。还有的“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跟风现象严重,忽视对市场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在市场化经济的今天,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会利用的缺陷,导致了种植误判。
调查中,费县发改局看到了农民种植愿望的强烈,也了解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忧虑和期盼。
稳定农资价格
农资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影响着
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稳定农资价格,降低种植成本。
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兴办水利,增加水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积极发挥供销、农业、农机等部门的作用,开展农机推广、农资直供、电子商务服务农民;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创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无缝衔接,形成自己产地的价格机制,扩大农业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掌握市场价格话语权。
4、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准确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农资市场、农产品供求等信息服务;加强对农民种植信息的引导,要学会利用网络的力量,及早作出应有的判断,根据市场需求、价格动向、科学预判来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种植结构的雷同、单一。(山东省费县发展和改革局 王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