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谷县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实现节水增效
中国发展网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方面的作用,提高运营维护水平,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阳谷县积极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今年6月,聊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会在阳谷县召开。
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确保水价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阳谷县严格落实《山东省定价目录》及《山东省定价行为规则》,全面规范价格制定工作。按照“保障工程正常运行、促进集约节约用水、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同时聘请第三方开展监审工作,科学合理核定阳谷县引黄灌区农业供水终端试行价格。制发了《关于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用水价格的通知》,核定机井管道灌溉区用水成本价格为0.24元/平方米,提水泵站灌溉区用水价格为0.22元/平方米。
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按照上级减轻群众负担、最高限价要求,阳谷县农业供水终端实行水价为0.20元/平方米,差额部分由县财政予以补贴。同时,根据定额内用水成本与运行维护成本的差额确定补贴标准,提高用户主动节水的意识和积极性。目前,根据节水量对用水组织,累计补贴142万元,有效地推动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有序进行。
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同时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额加价”的农业用水水权制度,明确了灌溉用水定额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动执行水价达到了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有效地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骨干工程超定额水量执行超定额价格0.20元/立方米;末级渠系超定额用水在30%(含30%)以下的,超出部分按规定水价的1.5倍收取水费;在30%至50%(含50%)之间的,超出部分按规定水价的2倍收取水费;在50%以上的,超出部分按规定水价的3倍收取水费。
健全计量用水收费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完善供水计量设施。阳谷县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建设项目,累计投资900余万元建设安装计量灌区干支渠计量设施325处,目前设备正在调试运行,预计2023年具备农业用水计量条件,采用机井智能电表、水电双控计量系统、泵站计量水表等多种计量形式,实现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收费。
实行以电折水收费方式。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缴费习惯、农业灌溉“井渠结合”和“项目工程不能全覆盖”的实际状况,实行以电折水收费方式。通过分析耗电量与取水量之间的折算系数,进而通过计算耗电量与水电折算系数的乘积来推求取水量,按照“以电折水”“水电双控”计量方式向用水户收取工程运行维护费。目前执行的基本用水电价为1元/千瓦时。
促进农业节水。阳谷县“以电折水”模式实行“一户一卡”,农户在农灌时按照移动出水栓水表显示的实际用水量缴纳水费。既统计了全部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又有效引导农民树立节水观念,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有偿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自觉性。
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实现社会化运行。阳谷县在阎楼镇、七级镇等6个乡镇探索实施了农业灌溉“用水组织管理”模式。农业节水项目实施后,工程产权移交乡镇政府,工程使用权移交给农业灌溉供水服务组织,镇政府与用水管护组织签订管护协议,农业节水项目工程由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水平,保障了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落实,提高了便民服务水平,受到一致好评。
强化用水设施管理。用水组织实行专业化管理,建立灌溉管理制度和专业化管理队伍。根据泵站涉及多村耕地的实际情况,每个村由村委会推荐1—2名有责任心的水管员共同进行泵站管理。水管员负责本村水利工程的巡查、协调、简单维护、传授设备使用方法、对水利设施不间断看护、节水技术宣传等工作,降低管护单位的维修成本,改变群众自发组织人员、筹集维修资金的困境,有效解决了农民灌溉用水难、水利设施管护难等问题,保障了项目工程良性运行。
增强群众用水服务。用水管护组织通过设立独立服务窗口,建设用水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方式,重点抓好农业用水服务,在实现农业节水的同时方便群众用水。农田灌溉时,泵站管护人员通过村委会广播通知,各村水管员按照移动水嘴个数,对各自需浇灌的地亩数进行合理分配,农户以轮灌模式进行有序浇灌,有效提高供水服务效率,改变了以往每家每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农田灌溉的劳动力需求,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工、省力、省水。(阳谷县发展和改革局 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