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岚山:营商环境“四加四减”,赋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攻坚行动,聚焦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政策支撑、科技引领等方面用心发力,减少不当干预,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发展焦虑、创新压力,赋能钢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加”强部门协同,“减”进企频次,切实做到“无事不扰”
简政放权减干预,松绑护航稳经营。深入推进钢铁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以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联合专项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持续提升协同监管能力,杜绝超越权责边界开展执法,对于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整合市场监管、应急、环保、消防等部门高频检查事项,制定联合检查清单,对同一企业涉及多部门检查的,实行“一次上门、全面体检”,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0%。建立检查备案公示制度,杜绝重复检查、随意检查,今年来累计压减临时性检查任务28项。企业负担明显减轻,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2%,企业迎检时间减少60%以上。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通过联合检查发现跨领域问题隐患17个,整改效率提高45%。
流程再造增质效,高效服务一件事。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时间和成本,通过有效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再造审批流程、超前介入服务、内部容缺审批等模式,变多链条串联办理为一链条并联办理,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限,解决建设项目拿地周期长、审批环节多、申请材料繁琐、多个部门审批来回跑等痛点、难点问题。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温度。以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产业链为目标,为项目落地、建设和运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建设单位只需提交一套材料,便可同时申报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在内的12个服务事项,相较之前平均精简申请材料35%,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审批时间平均减少70%以上。
对标攻坚破壁垒,机制创新优环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温度,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岚山区发展为国家和山东省重点打造的世界级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拥有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两大龙头钢企。全区钢铁产能从2020年的1845万吨增加到现有的2745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40%以上,实现增产不增“污”。PM2.5“十四五”以来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4年,全区粗钢产量2749.6万吨、同比增长1.1%,钢铁及配套行业产值2187.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1%。岚山区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钢铁产业集群获评省级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
“加”强机制创新,“减”经营负担,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深化产业绿色升级,构建低碳循环体系。着力为钢铁产业降耗、减排、提质、增效提供服务支撑。建立顶格推动机制。部署实施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出台《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一进、两出、双循环”的绿色转型发展方向。深入实施钢铁产业“链长制”,成立钢铁产业党群服务中心,组建涵盖8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的钢铁产业党建共同体,以钢铁配套产业园为主要载体,融合各种资源,加快“延链、补链、强链”。
搭建政企扁平通道,实现问题闭环管理。定期与企业座谈交流,围绕企业诉求、现有政策、发展形势分析等方面,为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目标。及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反馈渠道,在“岚山发布”首页向社会公开收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举报电话和邮箱,让企业有渠道反馈问题。利用省级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稳妥精准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变革力、融创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全周期服务链,打造极速推进模式。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将重点项目计划目标、推进情况、责任单位、包保领导等信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列入“作战图”,并进行公开、定期更新,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推进、以督查倒逼落实。帮助企业做好与环评、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深入项目一线,开展零距离、保姆式服务,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为37家项目单位解决基础设施、手续办理等各类问题44个,得到项目单位广泛好评。
“加”力政策支撑,“减”发展焦虑,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
政策宣传进一步扩面。一方面,熟悉政策、解读到位。自身是否做到政策清、情况明,是宣传解读政策能否到位的前提。为应对今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家、省、市出台一系列稳投资、稳增长的惠企政策,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岚山区广泛收集、精心梳理汇总各级出台的惠企政策并组织学习,扩大政策知晓率和惠及面。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上门送政策”活动,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印发政策宣传单页、上门解读、电话解读多种形式,切实将各级政策文件解读到企业一线,及时答复企业政策问询,方便企业及时精准查找、申领、享受各项政策“红利”,切实保证相关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助企力度进一步加大。
政企对接进一步精准。组织各行业领域企业代表观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亲清发改会客厅”政策解读系列专题会,围绕投融资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等细分领域互动交流。完善企业常态化服务沟通机制,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组织发改、财政、金融等部门搭建银企精准对接桥梁,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等方式,地毯式摸排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70余家,根据企业意向及金融机构经营特色,推送给各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解决方案进一步细化。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建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召集人,分管负责同志任副召集人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立金融工作专班。确保精准对接,“量身定制”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充足、更精准的金融支持。例如岚山农商行为钢铁产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技改专项贷”等政策性贴息产品。截至目前,各银行授信贷款已经陆续落地。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密切跟进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资金投向和需求,精准有效抓好项目策划筹备,加快项目前期和要件完善,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加”快科技引领,“减”创新压力,破解发展“瓶颈壁垒”
引进人才,绿色发展。聘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教授团队,系统谋划和协同推进钢铁企业绿色发展。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签订《钢铁产业碳达峰和降碳行动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与日钢集团签订全省钢铁领域首个“碳达峰碳减排”具体行动方案,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和降碳行动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科技支撑,创新引领。鼓励钢铁企业参与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钢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建立梯次培育体系,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ESP以热代冷钢铁新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并成功纳入新序列管理。
搭建平台,硕果累累。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持续推进企业与北科大、哈工大、钢铁研究总院、电投核能、上海核工院等多家院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相继建成投用国家碳素结构钢产品质检中心、山钢钢铁研究院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5个,获省级以上科创成果奖71项,授权发明专利超300余项。山钢日照公司成功开发素有“钢铁界钻石”之称的9镍钢,风电钢打入世界三大风电巨头项目,高等级耐指纹板成功出口欧洲市场。日钢集团ESP多项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日照市岚山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