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布局、链条完备、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
中国发展网 据青岛市发展改革委消息,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形成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集聚、成果转化显著、服务内容完善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中科曙光、创新奇智、歌尔微电子等多家头雁和领军企业,培育壮大东软系统集成、海纳云数字科技等一批配套企业,形成头雁、领军、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相互联结共生体。
推动产业布局多元协同
集群在产业链布局上实现较为完整覆盖,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发展格局。
“一核”是以崂山区为核心,聚集大量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较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两翼”为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与崂山区形成良好互补和协同效应。
“多点”指青岛多地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或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区域广泛应用和发展。
推动产业链条安全完备
上游基础层主要提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算力和算法以及AI芯片、传感器等硬件支撑,聚集了工业、空天地海、金融等行业数据服务企业,为AI应用提供数据分析、算法训练、模型设计等支持。
中游技术层重点围绕智能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视频图像识别系统等方向,以自然语义、博云视觉等骨干企业为代表,大力发展智能感知、识别和交互的智能硬件产品,借助双智算中心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助力山东乃至全国在国际金融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建立深厚优势。
下游应用层以海尔、海信等行业领军企业为引擎,深耕智慧城市、生命健康、工业智能等垂直应用领域,聚集星图智慧、华通图新等30余家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构建面向数字化时代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孪生平台。
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增强
高标准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研究制定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发展政策,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集聚发展、产业技术攻关和算力要素保障。制定实施《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能级。
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平台体系,包括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创新中心,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数据共享等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青岛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