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小项目“赈”出大效益
中国发展网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衔接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申请市级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漕河镇管口新村沥青道路铺设项目及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漕河模式,最大程度发挥以工代赈鼓腰包、提技能、美环境、助振兴等四大效益,着力解决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队伍。镇级成立以工代赈项目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长,抽调乡村振兴、镇村规划、经管站、农口等多部门精干力量,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督导;村级层面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成立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项目部人员分工到人、各司其职,下设财务组、采购组、施工组、监督组。
突出机制创新,严格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把关项目合同、用工协议、群众务工组织方案、培训课程、工资发放台账等相关机制创新。一是严格工资发放。漕河镇作为建设单位,及时掌握务工人员的入场、出场和工资发放情况,解决他们的困难。与务工群众签订劳务合同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优先选用登记在册的村内低保、防返贫户等当地劳动力。施工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务工群众工资,全部在当天施工结束后以现金形式发放;二是严格项目监理。对于项目事宜进行“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进度。
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内生活力。通过村内广播、微信、公示公开、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提高知晓率。让村民了解“以工代赈”政策及实施项目情况,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镇村联合积极引导、吸纳条件适合、本人有意愿的当地村民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技能培训贯穿项目建设,设置与项目实施相关课程,安排项目专业技术员围绕安全规范、施工技术、实施流程和标准对村民进行施工培训,采取课堂授课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严格落实签到考核制度,各级项目工作组严格督导培训成效。
小项目“赈”出大效益,今年以来,兖州区以工代赈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为鼓足村民腰包吃下“定心丸”。项目的实施,主要涉及漕河镇及周边乡镇村庄,吸纳就近就业农民30余人,其中低收入人口3人左右。施工以来,漕河镇管口新村两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总工日1346工日,10768工时,发放劳动报酬35余万元,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不低于30%,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民家门口挣钱。
二是为提升劳动技能注入“强心剂”。立足项目实施情况和工种需求,漕河镇管口新村以工代赈项目设置多个工种,瓦工、木工、样板工、技工、普工等,工种设置多样、操作要求低,易学易干,通过前期培训和实践操作,村民利用几天时间就能掌握一门务工技能,也可实现由村民向普工、普工向技工的转变,确保村民终身受用。共开展专业技能培训3天,培训50余人次。
三是为整治人居环境注入“催化剂”。项目建设区域原有道路设计狭窄、破损严重、坑洼不平,通过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管口新村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的同时提升村居环境,计划新增绿化冬青166棵,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是为助力乡村建设打入“凝心剂”。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村民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将以工代赈项目和其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管口新村以工代赈项目开工实施,同时将污水管道治理和弱电下地项目同步进行,撬动资金200余万元流向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济宁市兖州区乡村振兴局 郝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