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发改委:聚焦事中事后监管,擦亮“智慧发改·亲清服务”品牌
中国发展网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山东省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齐心协力推进监管工作,持续擦亮“智慧发改·亲清服务”品牌,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精准聚焦,做到“三个有数”
监管职责有数。根据权责清单,厘清发展改革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事项,明晰审管一体和审管分离事项的监管职责,纠正“不批不改”“只批不管”“严批宽管”的思想,进一步将监管职责落实到科室,抓好职责分工。今年以来,动态调整权责清单2次,新增人防部门权责事项64个,聊城市发展改革系统权责事项共计155个。
清单计划有数。2022年,共计认领双随机监管事项15个,发布检查计划4个。开展部门内部随机抽查1次,对60余项固定资产投资审批项目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多部门联合抽查9次(粮食行业4次、油气管道行业5次),检查市场主体33家。截至年底,事项达标率、任务完成率、人员和结果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市直部门绩效考核中常年位居前列。
工作目标有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全年事中事后监管的总要求和总目标,将《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计划》(20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计划》(12项)、《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计划》(10项)在委网站、公众号及时公布。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各项检查任务,12月底前将完成检查结果公示,切实发挥发改事中事后监管职责。
常抓日常,做到三个“到位”
执法人员到位。严格遵循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今年以来,通过学法考法新增3名执法人员,将该委行政执法人员扩充至38名,执法力量显著增强。
监管措施到位。用好数字化手段,创新完善监管方法和监管措施,重点跟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开展“互联网全过程”执法,促进传统执法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将执法时间和成本进一步压缩。
宣传报道到位。持续强化政务信息简报报送,利用“政务服务提升月”等主题活动,宣传“双随机、一公开”等多方面监管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效果,探索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去年以来,在《山东省法制报》和《聊城日报》分别刊登《以法治力量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一把手署名文章《努力提高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执法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执法严格,做到三个“避免”
避免“重复检查”。创新性推行“综合查一次模式”,除实行全覆盖的重点领域外,在同一年度内对已检查合格的事项重复检查“非请不扰、无事不扰”,做到“名单一次性抽取、人员一次性选派、检查一次性完成、结果一次性公布”,杜绝重复监管,提高执法效能。
避免“多头执法”。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根据委网站公布的《市、县行政检查边界》,明确行政检查界限,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检查事项。同步完善行政检查台账,制作完整的行政检查文书,实行一案一卷,以案卷规范促执法规范。
避免“随意处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提出的新要求,把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作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计划年底之前建立健全委内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着力解决过罚不当、同案不同罚、执法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等问题,切实把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优,没有最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增强再出发的信心,锚定再出发的目标,鼓足再出发的干劲,激发再出发的智慧,全面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形成发展改革领域综合监管合力,笃行实干、奋勇争先,全方位打造“智慧发改·亲清服务”品牌,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贡献发改力量。(聊城市发展改革委 胡彦彪,杨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