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小车间”托起共同富裕大梦想 山东巨野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山东省巨野县把建设扶贫车间作为保障群众就业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务实举措,念好建、用、管“三字诀”,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车间,推动车间变工厂、进园区,“筑巢引凤”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了群众稳定就业、村集体持续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多赢局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共同富裕之路。

 突出三种思维,创新车间“建”设,推动有效发

突出系统思维,整体规划。建设之初,巨野县摒弃满地开花的粗放发展模式,根据产业基础、项目发展、区域布局、人员聚集、用工基础等情况,统筹《巨野县产业扶贫规划》《巨野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综合分析、合理规划,在县域内不同镇区发展建设一批规模适度、适应当地发展的扶贫车间,打造群众“十分钟”就业圈,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突出精品思维,提高标准。巨野县按照“先有项目、后建车间”建设原则,与优质项目对接,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扶贫车间建设功能区域、空间布局和总体规模。制定扶贫车间建设标准,突出车间建设安全性、长效性,由设计院统一设计图纸,采用钢结构建设,全部达到抗震八级标准,正常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车间均通过公开招标建设,由县乡村振兴局、县住建局、所在乡镇、监理公司联合督导监督,保证了车间建设程序规范、质量合格,保障扶贫车间能够长期发挥带动作用,特别是双层车间建设,更是提升了土地利用效能。

突出战略思维,集聚发展。根据县域实际,在单一化车间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金、土地指标等,规划建设扶贫车间产业园区,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园区管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聚集力。同时综合利用招商引资、返乡创业、园区建设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规模化企业落地,抱团发展。

探索三个延伸,发掘车间“用”途,实现膨胀发

一是发挥平台招引作用,培育优质企业。坚持“项目优质、突出就业”两个原则,把建设扶贫车间作为招商引资平台,根据企业需求,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让企业能够“拎包入住”,最大程度减少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二是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壮大特色产业。把扶贫车间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围绕西部乡镇木业加工、南部乡镇大蒜辣椒加工,以及麒麟镇、永丰街道等乡镇特色养殖业布局建设扶贫车间,撬动整个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发挥辐射扶持作用,布局乡村加工点引导动员规模扶贫车间项目向乡村布局,充分利用原有较小面积扶贫车间开设加工点,不仅带动了加工点的有效利用和稳定运营,而且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扎好三个篱笆,优化车间“管”理,促进长效发

明晰产权,管好资产不流失。全县利用扶贫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形成固定资产4.28亿元,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租赁者、收益权归贫困户、监管权归镇政府,走出一条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稳定收益的新路子。

强化帮扶,管好车间运营。制定出台《巨野县就业帮扶车间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规范运营机制,建立科级干部帮包车间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防控风险。特别在疫情期间,针对企业用工需求,由所在镇组织镇村开展招工宣传,有效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严格审核,管好车间收益。全县车间租赁收益按照投入资金比例的7%收取,每年收益可达到3000余万元。车间收益由所在村按照实际需求,科学制定使用计划,经镇街审核后方可使用,主要用于帮扶特困群体、设置公益岗位、提升基础设施等,确保每一分收益都花在刀刃上。

作为山东省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巨野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汇聚、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累计减贫14.6万人。精准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走向共同富裕。

探索出规模化建设有效模式,带动就业稳定脱贫。巨野县建设的扶贫车间单体面积在4000㎡以上的占比达到了90%,提升了入驻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车间利用率100%,带动群众长期稳定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村集体“空壳村”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共使用扶贫资金6亿元,建设规模扶贫车间130个、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车间项目涉及项目门类涉及农产品初加工、服装、鞋帽、箱包、绘画、手工艺品等26个门类,带动就业人员2万余人。

形成了承接产业转型的有效载体,盘活地方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崛起的有效路径。巨野县处于较低经济梯度的劣势,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需求,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扶贫车间的产生和发展,正好抓住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巨野县充分利用扶贫车间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招引青岛兆明针织有限公司落地巨野,累计使用大义镇、大谢集镇、陶庙镇、田桥镇、万丰镇等扶贫车间10万平方米,成立10家子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年产值6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产业涉及包装箱袋、织线、织布、漂洗、裁剪、加工等服装加工全产业链,已发展成为中东地区在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

打造出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脱贫产业在接续的乡村振兴中保持产业支柱的持续性。巨野县始终坚持扶贫车间项目的持续性、稳定性、带动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聚焦产业起点较低、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加工跟不上等短板,利用集群化、链条化路径助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逐步凸显出区域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例如,累计整合资金 452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4万平方米,大力发展肉鸭产业,培育了恒业惠生、源泉食品、润邦食品等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种鸭养殖、鸭苗孵化、肉鸭育肥、宰杀分割到熟食加工的肉鸭全产业链。全县种鸭养殖70万只,日孵化鸭苗60万只,肉鸭育肥700万只,日宰杀肉鸭30余万只,肉鸭产业已达到百亿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巨野县发展改革局 崔月)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临沂兰山区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平稳,鸡蛋涨蔬菜水果跌(5.12-5.19)
临沂商城价格总指数为103.38点,环比下跌0.10点(5月15日—5月21日)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鸡蛋价格略有上涨(5.17-5.23)
与上周相比,山东沂源蔬菜和水果价格下跌明显
滨州:肉蛋菜价格以稳为主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23)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济南调研超市重要消费品价格自动采集工作
本周青岛海产品价格基本平稳,超市销量较上周略有下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