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援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吴长远、记者尹明波报道  一封封信件,诉不尽心中感激;一面面锦旗,道不尽民族情深。自2019年7月1日进藏以来,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始终牢记省委、省政府嘱托,把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主线、主基调,谱写了新时代“鲁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

“把日喀则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把日喀则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贯思想。

2019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每年召开援藏专题会议,将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省主要负责同志连续3年率团赴藏考察对接,深化两省区合作。省委、省政府明确,“十四五”期间援藏资金“只增不减”,较国家核定资金增加2亿元。

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等5个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市主要领导也纷纷到对口县区对接工作,拓宽合作领域,增加援助资金、项目,有的甚至一年两次进藏。他们均表示,把对口支援县当作自己的一个县来对待。

山东援藏干部人才牢记省委、省政府嘱托,不做异乡客、甘做故乡人,时刻和藏族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干在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山东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一声令下,12名援藏医疗人才立即停止休假,于大年初四返回日喀则,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同时,中心管理组和各市干部管理组快速行动,短短几天时间就为日喀则市筹集了价值100余万元防控物资,解了日喀则“燃眉之急”。

进藏两年多来,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的成绩有目共睹:

投资2亿元的齐鲁高中拔地而起,2022年8月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提高日喀则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个百分点;

曾长期面临基础设施、医疗人才两大瓶颈而一直裹足不前的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如今成为西藏首屈一指的“生命摇篮”:山东援藏不仅投资4000万元帮助该院新建了门诊综合楼,对院区进行了整体改造,还为该院争取了15个事业编制,一批急需人才得以引进;

“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齐鲁医疗高原行活动连年开展,1700余名患者得到免费救治,其中120名先心病患儿赴山东治疗,祛除“心”病、喜获新生;

投资1.5亿元的“鲁藏百村生态家园”、“鲁藏百村幸福家园”示范工程在179个村居开花结果,惠及9300余户、3.5万名藏族群众......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说:“山东援藏干部到日喀则以后真干实干创新干,拓展拓宽援藏的渠道和援藏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助力民生改善,助力边防巩固,自治区党委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对第九批援藏工作是满意的、肯定的!”

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马金栋说:“每个援藏干部人才想得最多的就是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一门心思想着为日喀则发展出把力,生怕给自己留遗憾。”   

“既要管肚子也要管脑子”

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目标,民生稳则民心稳、社会稳、天下安。

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后,牢牢把握稳定与民生关系,聚焦山东历批援藏打造的白朗蔬菜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累计投资4300万元,实施“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推动果蔬产业向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现在白朗蔬菜“1园3区34基地”蓬勃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菜篮子”,白朗蔬菜直营店开到拉萨、果蔬销售辐射阿里和那曲。

青稞、牛羊肉、藏鸡蛋等优质农产品是日喀则的“金字招牌”,但产品外销困难。山东援藏帮助日喀则建成了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级青稞产业集群,成立了青稞产品研发实验室,同时大力推动“藏品入鲁”,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开了西藏大宗商品在内地销售的先河。

产业援藏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也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效解决了“肚皮向内脑袋向外”和“不信今生信来生”的问题,切实增进了群众的“五个认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白朗县巴扎乡冲堆村蔬菜种植大户边多说:“我以前是贫困户,吃不饱,小孩也穿不好。建了蔬菜大棚后,一年收入十多万,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感谢山东援藏!”

“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2021年5月28日,由山东援藏筹集社会资金2200万元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援建的28所标准化乡村幼儿园正式交付使用。

得益于此,桑珠孜区在西藏率先实现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100%、乡村幼儿园大学生教师配置率100%、小规模乡村幼儿园建设标准化100%。

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山东援藏把教育援藏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资3.5亿元,实施项目28个,成立日喀则齐鲁教育集团,援助工作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全覆盖,探索出了一条“组团化援助、全链条帮扶、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

同时,面向各受援学校推行“5+X”特色课程教育:5是指在每所幼儿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民族团结一家亲、孩子和家长“五个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健康身心养成五项教育;X是指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特色教育。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小学副校长张禹说:“通过开展特色教育,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现在到桑珠孜任何一个幼儿园,孩子们都会唱国歌!”

“血浓于水,情同手足

2020年10月,32名日喀则先心病患儿在济南接受治疗。

消息传开,山东各界爱心人士纷至沓来:济南铁路局退休职工王豪给每个孩子送上100元钱和一枚纪念币,济南爱心志愿者齐亚珍团队筹资5000元给孩子们购买吉祥物“泉娃”......

山东省副省长、红十字会会长孙继业也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到医院看望孩子们,给每个孩子送去了精美的礼物。

患儿德吉央拉的奶奶达瓦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山东人待我们像亲人一样!”

2019年以来,日喀则和山东的群众明显感受到,鲁藏两地的交往交流明显加强。

据统计,两年多来,仅山东援藏组织日喀则干部群众赴山东交流就达85批2280人次,前往日喀则考察交流的团组达100多个。

2021年,山东援藏协调西藏航空开通了第2条“济南-日喀则”直飞航线,已累计运送旅客7万余人次。很多旅客到日喀则不是为了观光,而是为了做公益、献爱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经由山东援藏发动,山东社会各界累计向日喀则市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亿余元,有效缓解了日喀则部分群众面临的困难,加深了鲁藏两地人民血浓于水、情同手足的真情。

就业援藏的深入开展也构建起了民族双向融合的新格局。据日喀则市驻山东就业援藏联络服务中心主任陈展翔介绍,自2019年以来,先后有136名山东青年进藏工作、89名日喀则青年到山东就业。

现在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政府工作的土旦久美来自日喀则南木林县。他说:“两年的磨砺,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和进步,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山东这片土地!”

现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北街道办事处米日社区工作的闫光宇说:“身为山东儿女能为祖国做一名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和鲁藏人民友谊使者,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
济南开展月饼感官质量鉴评暨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主题活动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聚焦稳定经济增长 山东推出2025年第三批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
“真金白银”42项支持政策 山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
以“四创”带“四新” 山东青州实现文旅消费跨越式新发展

绿色能源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暨“油气管道保护开放日”活动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5集体荣获电力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8月临沂商城月价格总指数为102.47点,环比下跌0.03点
青岛生猪价格继续低位震荡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小幅上涨(9月4日—9月11日)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77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