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莱西莱阳”携手唱响一体化发展“双城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彩华、记者殷晓旭报道 在山东省“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发展战略中,青岛承担着“牵头”重任,发挥着引领作用。近年来,莱西市主动与莱阳市对接合作,突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政务服务“三个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打造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努力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上率先突破。

坚持规划先行、双向联动、互联互通,一体化打造全省三大经济圈首个示范区

同城一体,其核心在于一个“通”字。聚焦破除行 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莱西莱阳突破常规,积极创新一体规划、协同推进、互联互通的区域协调新机制,为两市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分工协作奠定了稳固基础。

坚持高标准规划。经两市密切沟通,由莱西市会同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完成《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编制工作,明确了2020—2025 年“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建设路径。精心编制《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概念规划》,作为总体方案的支撑。“概念规划”确定两市采取“一区多园” 形式联合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毗邻区域共同划定的 20955 亩土地尽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双莱”一体化发展融合示范区用地,推动基础设施、政策、产业发展、“双招双引”一体化。以上方案和规划得到省委和市委认可,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分别列入省、市两级“十四五”规划中。

建立协同工作新机制。两市专门成立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由两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签订《关于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莱西莱阳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发展重点合作事项合作备忘录》,明确两市在政府层面上推进一体化发展合作的具体事项。同时,建立定期联系和合作工作机制,成立由两市发改、 自然资源、交通、财政、招商、经济开发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初步形成了密切协作的决策、协调、执行等工作机制。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两市以交通网络为核心,加快跨区域市政道路互通互联。提前预留土地并研究确定共建方案,实施相邻国省干道(G204、G308)拓宽改线工程,推动莱西经济开发区两条重点市政道路东延至莱阳开发区,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将两市主城区距离缩短至 15 分钟车程。推进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站场间公交衔接,优化完善主要站点间公交线路,构筑“一小时”公共交通服务圈,推动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莱西市还将投资 3.1 亿元,实施北部、东部、南部园区提升工程,与莱阳市对接推动电、暖、气、污管网衔接,实行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就近入网,努力把两市一体化的“硬件”基础建好建牢。

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

产业协作是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莱西莱阳通过共建平台公司、共建产业园区、共建服务平台“三共建”,积极推进要素资源集聚互补,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跨市产业生态。

共建平台公司。今年上半年,两市合资成立了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山东省双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平台公司注册资金 1 亿元,专门负责与示范区有关的投资、土地整治、园区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等建设运营活动,推动两市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调布局。目前,两市已围绕示范区重点产业、重点 基础设施等梳理确定 39 个重点项目、26 项重点事项及21 项相关政策支持事项等重点任务清单,还将围绕重点工程、重点事项清单,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共建产业体系。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莱西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莱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汽车制造、化工产业,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配合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区域互利共赢的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征管协调机制以及跨区域开发建设和利益分配机制。比如,莱西莱阳依托莱西北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莱阳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实施“双莱”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合作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推动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电池、充电桩、车桥、底盘、变速箱等产业聚集,实现了整车生产所需零部件1小时供应圈,自给率达到95%以上,烟青G204 汽车产业走廊正在形成。1—8月份,两市开发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3 个百分点。

共建服务平台。莱西经济开发区结合高端电商与制造业基础优势,规划建设胶东电子商务港,会同莱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双莱”跨境电商产业园,成立“双莱”跨境电商协会,着力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其中, 作为莱西莱阳地区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佰思益嘉产业园将于年内在莱西竣工营业,拟入驻企业 180 家,年实现出口额 6 亿美元,可帮助 500 余家两市及周边生产、贸易企业入驻亚马逊、eBay等国外电商平台,提供海外仓储物流、品牌出海、跨境孵化等一站式服务。此外,两市开发区还将共建“双莱”智慧物流产业园,打造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保税仓、电商快递分拨中心等园区载体。

全省首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保障。莱西莱阳围绕行政审批、人才服务以及民生保障三个重点方面,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强化区域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普惠共享。

开展跨市域审批合作。为便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莱西市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建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区域帮办代办,推动两市在审批服务大厅设立“双莱”一体化专窗,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异地申请、集中审核、即发证照,打造了“双莱”通办、帮办、代办新模式,实现了两市业务“一门办理”。2020年7月,山东鼎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烟台市顺利领到莱西市营业执照,成为省内首家通过“胶东五市帮办代办”机制注册成立的企业。

打通人才就业渠道。莱西市依托“莱西人才网”等平台,全面打通两市人才供需服务功能,常态化满足企业发展和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双向需求。举办了“双莱人才招聘会”暨“人才政策进园区”活动,组织莱西、莱阳4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用工岗位4400余个,吸引5700余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人员 1660人次,有效激发了两地人才活跃度。两市开发区通过“人才引擎”深度赋能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共吸引硕士及以上高端人才数量同比增加 30%,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7%。

推动民生保障一体化。建立示范区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组建教育科研协作联盟,创新校企、校校联合办学模式,逐步实现两市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基础教育满足学生就近入学,职业教育与产业充分联动。今年3 月,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正式从莱阳转设莱西,并改称“青岛工程学院”,将有8600 名大学生和 500 名教师转入莱西,未来具备容纳2万名学生的办学条件。加速推进两地在双向转诊、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社会参保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目前两市正在共同拟定《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协议书》。同时,加强结对帮扶,今年8月,莱西市组织19家医疗单位 228 名医务工作者支援莱阳市核酸检测 15万人。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