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2020年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四大特点凸显

     

云南会泽:草莓产业为乡村振兴蓄力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种植草莓约5万亩,现有草莓初加工企业20余家。草莓产业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不仅帮助百姓脱贫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接续发展蓄力。新华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程晖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了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2020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相较2010年翻了逾一番。

在日前举行的中新社国是论坛“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从消费、出口、投资、财税、乡村振兴等方面对2021年经济形势进行了研判。

2020年中国经济呈现四大特点

“处于新冠肺炎疫情这样非常不利的环境下,我们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这个数据来之不易。”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呈现出四大特点。

第一,实现超预期增长,全年GDP增速达2.3%。从数据来看,一季度负6.8%,之后各季度是3.2%、4.9%、6.5%,全年2.3%。2020年全世界都面临着同一个环境,中国人的“巧干”加“实干”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从全球来看也非常突出,中国是主要经济体里是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

第二,消费、投资、外贸虽有波动,但仍然实现平衡增长。2020年全年数据比上年下降3.9%,这是多年来唯一一次消费呈现下降的态势,比较特殊。1月到10月民间投资开始逐步转正,这是非常突出的新态势。出口呈现了超预期状况,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经济体。

第三,新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值得关注。在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4%、22.4%,高技术服务产品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2%、15.2%,凡是涉及特殊产业的增速都超过10%,达到相当高速的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呈现出一种形态上的变化。

第四,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是两项非常突出的成绩,可以说这是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的广泛认可。与之相对应,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欧盟,和他们加强合作是一种多赢。另外,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美贸易额仍逆势达到8.8%的增速。

宗良认为,2021年,预计消费有望迎来较快速的增长,甚至可以达到10%左右增速,出口可能会受影响,但是总体仍然会保持较好态势,投资也有可能达到6.5%左右的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是“雪中送炭”

“2020年的经济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因素,其中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减税降费7.6万亿元,去年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占比超过三成,是“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力度最强的一年。减税降费规模占GDP的比重,2020年约为2.5%,力度很大。

白景明认为,去年,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现金流的压力。减税降费,让利给市场主体,增加了它们的现金流,同时,也刺激了消费。

从支出角度看,去年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也很大。白景明表示,2020年财政赤字为3.76万亿元。GDP规模公布后,可以计算出去年的赤字率为3.7%,与预期吻合。“3.7%的赤字率,既保证了对经济的合理刺激,又规避了过高风险。”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特别提到:“除了3.76万亿元赤字,去年中国还发行了3.75万亿元专项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三者合计占GDP的比重约为8%。如果再把2.5万亿元的减税降费计算在内,占GDP的比重接近11%。这对稳投资、稳消费、稳就业都是雪中送炭。”

但他同时也提醒,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还要强弱项、补短板,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第一产业增长了3.0%,而整个国家的GDP增长了2.3%,农业在这一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司伟表示,脱贫攻坚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其中的焦点问题包括:一是衔接的时间需要多长,现在已经明确设立了5年的过渡期;二是应该投入多少,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问题。

司伟表示,在我国关于乡村振兴的任务中,产业振兴是最重要的方面,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了大量资金,如何把这些资金转变为资产,再进一步转变为产业,是未来实现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问题。这一课题需要各地进行先行先试的尝试和探索,进而向各地推广。

“2020年国家对52个贫困县实行挂牌督战,通过挂牌督战最终实现了整体脱贫的目标,攻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北京师范大学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表示,2020年脱贫攻坚为稳定中国经济取得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就业方面,扶贫车间、创业致富带头人、公益性岗位以及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疫情虽然一度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但是通过政策、制度的推动,就业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到2020年底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经全部完成,通过一些调查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就业、子女就学改善率达到99%,医疗条件改善达到99%,‘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率基本达到100%。”

张琦认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首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保持政策稳定;其次,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形成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三是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使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可持续性。此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9月17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济宁:9月上旬猪肉价格震荡走低,鸡蛋价格止跌回升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