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滨州市滨城区:争当山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紧紧围绕生态绿色城市定位,依托城市水域生态资源,构建群水环绕生态“亲水”城市,图为滨城区白鹭湖。田军/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尹明波

位于鲁北的滨州市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为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区,版图面积888平方公里,辖1乡2镇10个街道和1个省级工业园。2019年以来,滨城区围绕建设“六个滨城”奋斗目标,立足“聚焦争先进位、全面走在前列”工作定位,发扬“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干劲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运行平稳、结构趋优、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16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94亿元、增长0.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66元和18563元,分别增长6.5%和8.6%。社会治理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等重点工作得到山东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获评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滨城区新承接省级以上改革试点43项,41项改革创新工作居全国、全省前列。按照全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的要求,园区于2019年3月份开始筹备改革相关工作,2019年12月20日召开体制机制改革动员会议,全面启动,8日内完成了岗位聘任工作。按照新的管理体制要求,园区侧重公司化运营,管委会和下设公司工作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设机构由7个减少为5个,岗位设置由原来的135个岗位减少为96个,招商引资岗位和服务企业岗位占比达74%。2020年,按照《滨州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细则》,推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制,区属经营性国有企业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通过深化“放管服评”改革,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省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通过验收,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实现“三免费”、登记全程电子化率达90%以上,2019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41万户,总量达9.06万户,居全市首位。

2019年,滨城区产融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入驻金融机构25家,2020年全面运营后已实现融资5.8亿元。同时,深化开展“3511”工程等增信行动,截至2020年8月底贷款余额1076.46亿元,比年初增加73.86亿元,增长7.37%。在盘活利用农村存量用地、完成土地复垦1000亩基础上,该区还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标准地”改革,盘活处置“五未”土地800亩,出让“标准地”6宗以上,建成标准厂房22万平方米,实现企业“拎包入住”。2020年上半年,聚力亩产效益深化改革,完成了全区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180家用地3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级评价工作。

2019年,滨城区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省级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各1家。2020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拟确定申报高企的企业数量有20家,其中重新认定的企业有8家,入库推荐了8家企业,全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博远重工成功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东全银高科成功申报市级瞪羚企业,推荐华创网络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推荐泓瑞医药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纺股份、亚光家纺入选全省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培育品牌企业名单,博远重工大数据平台被评为全国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

狠抓动能转换,增强县域经济动力

2019年4月,滨城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滨城区招才引智工作实施方案》,“双招双引”持续发力,年内实现市外到位资金66亿元,居全市前列,“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去年以来,滨城区全职引进创业类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2人,2020年招才引智工作顺利推进,勇夺全市“双招双引”现场观摩冠军。2020年1~7月,滨城区新签约、立项项目13个,实现到位市外资金46.98亿元。2020上半年,经滨州市认定全区到位市外资金45.5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89%,冲剌目标任务的75.98%。新签约项目6个、新立项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45.23亿元,其中中国500强项目1个。

2019年,滨城区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区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111个、总投资776亿元,黄河三角洲粮食产业物流园等6个项目入选2019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第二批优选项目,2020年4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全省优选项目,2019年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法生产功能糖项目等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

2020年1~8月,全区31个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8.5%,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四个一批”项目库中的项目,该区有156个,总投资1035.79亿元,项目建设有力有序。

滨城区农业龙头企业中裕食品入选“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百强企业,“九环”获评中国驰名商标,8家企业上榜省高端品牌培育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通过验收。

推进产业转型,夯实县域经济实力

滨城区承担的全省“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区247家工业企业完成“亩产效益”分类评级评价,转型升级步伐坚定。同时,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滨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筹建黄海科学技术研究院暨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处在规划设计阶段。2019年总投资30亿元的9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印染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和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含酸重质油综合利用产品精密分馏项目等33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2020年列入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达34个,2020年1~8月份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2.8%。2019年滨化集团、中海沥青化工重点监控点通过省级认定,新增“四上”企业86家。

服务业扩容提质。中国供销·滨州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城市综合体、滨州海底世界等项目落地建设,今年1~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52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一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0.37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65.9%。目前,滨州海底世界、中国供销·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渤海国际商圈改造全面完成,正在积极争创省级步行街;总投资40亿元的新城·吾悦广场项目8月份举行了开工仪式;红星美凯龙·爱琴海城市购物公园、东盛国际、喜悦城等项目主体建设积极推进。

滨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9年6月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2020年3月绩效中期评估中取得全国排名第三的成绩。2019年,山东滨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科技部2015年12月批准建设的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主导产业为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属企业主导型园区。该区2019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示范园2个,2020年新增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家,被认定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2019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通过省市级验收,2020年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市级评审,进入招投标阶段。

加快城乡融合,扩大县域经济张力

城市能级不断增强。滨海路建成通车,滨州黄河大桥、沾临高速开工建设,济滨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加速推进,“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打通8条“断头路”,新增改造绿化面积94.4万平方米。近年来,滨城区棚改城改接续推进,2019年完成棚改项目37个、150万平方米;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完成28个村居协议签订,蒲湖新居等9处城改安置区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示范先行。2019年9月,《滨城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印发,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该区积极组织申报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在第一批创建活动中共申报了一个示范乡镇、五个示范村,其中杨柳雪镇杨柳雪片区成功获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片区并于同年入选乡村振兴“十百千”创建工程示范镇,其他五个示范村也同时入选。2020年,滨城区继续申报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截至目前,上报符合省级要求的8个示范村全部入选,同时积极申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

美丽乡村渐趋成型。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滨城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3.8%。2019年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793户,2020年上半年印发了《滨城区2020年清洁取暖建设推进实施方案》,完成全区清洁取暖建设任务3万余户,涉及6个乡镇(街道)的200余个村(居)。整治土坯房1416户,“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120公里,路况改善346公里。2019年12月,印发《滨城区今冬明春林水会战工作实施意见》,实施林水会战第二个十年行动,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滨州市林水会战观摩中夺得“三连冠”。

强化社会治理,凝聚县域经济合力

“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滨城区获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区,通过实施金融风险化解“百日攻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2.11个百分点,2020年重大风险稳妥化解。全区脱贫攻坚战果丰硕,建立了“1+N”脱贫攻坚自查评估工作体系,1.4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成产业扶贫项目84个,特别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扎实推进,7个外迁村居安置区年内入住,18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在201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滨城区生态环境列全省第5名。

2019年,滨城区民生支出30.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2%,新增城镇就业5791人,2020年1~8月新增5117人。各项民生提标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每月375元、266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上联下共”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国家级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推进,全省军休干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2019年以来,滨城区投资13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全区“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学前教育普惠率84%。立足“教育兴区”,2020年上半年该区全力推进“四大工程”:一是加快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工程,确保年底大班额全部清零。二是精准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打包整治37处居住区配套园,12所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全面开工,3所乡镇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已完成。三是领先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正积极争取国家“5G+智慧教育”示范区项目和国家未来教育实验区项目。四是纵深实施美丽学校创建全覆盖工程,正组织专家对评选出的首批11所美丽学校进行复评,对第二批12所学校进行考核验收。

滨城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试点工作已经通过中期评估,“联社联亲、入网入心”社会治理模式全市推广,“全科大网格”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秦皇台乡段李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东街道获评全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目前,区、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落实编制、配齐配强人员,社区、基层站所专兼职网格员基本到位并不断加强业务培训,2020年将进一步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当前,任务叠加、矛盾交织、攻坚正酣,滨城发展正处在重要关头,全区上下要保持‘头拱地、向前冲’的奋进姿态,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全速推进,把发展的工作抓得更实,把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的路径拓得更宽。”在2020年9月18日召开的滨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委书记白平和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为发展赋能,集中精力推进有利于“六稳”“六保”的各项改革,深入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改革任务,努力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力以赴争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