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缪学振、张惠亚、记者尹明波报道 “突破鱼城”战略整体框架已经拉开、各个版块正在彰显、三区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鱼台大米、鱼台甲鱼、鱼台龙虾、鱼台毛木耳、鱼台杞柳5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声大振”、价值提升……这是山东省鱼台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又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隆起带,鱼台县在全面实现县域经济均衡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该县喜获殊荣,在山东省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列为“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评价先进县,全省仅两个县(市、区)入围。
“瞧,俺村的无花果树已进入盛果期,今年的收成一定不孬。”在鱼台县鱼城镇杨邵村“桃花源”85亩无花果生产基地,村党支部书记邵士启感到了丰收的喜悦,真正见证了实施“突破鱼城”战略,助推乡村振兴、产业隆起的辉煌历程。“我们坚持‘一年起好步,三年变模样,五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依托鱼城镇区位交通、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等优势,高起点,高规划,全力推进‘产城人文’一体,‘宜居宜业宜游’文旅康养小镇建设。”镇党委书记张永春表示。
鱼台县鱼城镇高标准推动镇驻地建设版块,不断提升城镇辐射“拉力”,加速推动冷链物流园、长青生物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板块,不断增强“三个引擎”动力;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版块,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镇区、园区、景区三区联动,推动突破鱼城战略落地。同时,县里借力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攻重点、破难点、通堵点,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司(公司),构建“惠”字品牌集体公司集群和沿惠河产业经济隆起带,实现了“突破鱼城”全面破题、成效初显,也让鱼城镇的发展驶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古韵鱼城更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自2018年9月进驻鱼城镇开始,我们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确定‘一一一二五’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惠河沿岸村集体经济崛起带,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队长、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刘祥元说。两年来,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在鱼城镇湾里村,立足本地棉花资源优势,采取“村委会+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棉被加工产业;在前蒋村,利用废弃坑塘建成冷储规模1000吨冷库,形成农产品生产—仓储—加工—流通产业链接形态,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啤酒精酿等项目,前蒋村集体经济正逐渐形成复合产业群雏形;针对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的中东南村,大力发展人员密集型产业,投资20余万元试水服装来料加工业;在杨邵村,重组村农业合作社无花果业,实行“党支部+公司”运营模式,形成“集体+农户”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鱼台县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县域经济实际,不断培植壮大龙虾、优质大米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实施“小龙虾大产业”、重振“鱼台大米”、毛木耳杞柳产业“提档增效”计划,全方位打造“鱼台龙虾”品牌、大力发展“五统一”绿色稻米、全力打造全国生产基地县,实现了“五统一”绿色稻米产业年产值6亿元、龙虾产业年产值20亿元、毛木耳产业年产值15.6亿元、杞柳产业年产值5亿元,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擦亮鱼台特色农业品牌,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鱼台力量。
现如今,一条条产业项目的流水线,一个个硕果累累的果蔬大棚,一座座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一片片绿色“五统一”稻米基地,一张张甜美幸福的笑脸……乡村振兴战略在鱼台大地结出累累硕果,绘制出一幅幅百姓生活幸福、乡村美丽宜居、产业有序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