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平原:“五项机制”助力走实新时代助民就业共富之路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田凤彬、辛亚君、记者尹明波报道 当前,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但仍有部分年龄较大、技术缺乏、不便离家的留守劳动力,存在就业增收缺少门路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加快推进,也不断创造出很多新的就业岗位和用工环节。如何实现两者的精准匹配?山东德州平原县按照国家和省、市以工代赈的政策安排,探索建立了以“领导协调、项目谋划、劳务管理、宣传培训、报酬落实”为核心内容的五项机制,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以工代赈助民就业共富之路。
领导协调机制
以工代赈工作涉及单位多、范围领域广、政策性强,平原县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注重构建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
县级层面。将以工代赈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协调,17个部门(业主单位)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各科室共同参与。
乡镇(街道)层面。乡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研究部署、推进落实,并明确1名分管同志靠上抓,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村(社区)层面。由村“两委”具体负责,做好留守劳动力摸排登记和宣传服务等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推进高效的组织网络和领导机制。
项目谋划机制
项目是落实以工代赈政策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以工代赈工作成效。平原县发展和改革局立足职能、建立机制,统筹谋划项目。
梳理项目清单。年初,县发改局组织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聚焦政府投资的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根据各领域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结合项目建设内容和用工环节,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平时,根据项目变化及时补充,实行动态管理。
明晰用工环节。对纳入清单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业主单位在编制可研报告时,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充分挖掘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科学测算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并在项目审批时予以把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简易项目中,简化项目手续,报发改部门备案。
加强跟踪指导。发改系统内部建立以工代赈工作会商机制,农经科牵头,重点项目服务中心、投资科等共同参与,指导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对用工环节、用工岗位进行对接论证,最大限度挖掘用工潜力。
劳务动态管理机制
一方面,对接人社部门,联合乡镇(街道)、村“两委”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逐一标注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就业困难群体、返乡农民工、防返贫监测对象等信息,按照年龄、性别、工种等进行分类登记。
另一方面,县、乡两级建立以工代赈务工人员台账及务工意向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成立劳务组织,与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搞好对接,在乡镇(街道)为民服务大厅设立劳务咨询台,及时了解发布用工需求,动员登记在册人员参与务工,组织开展劳动力输送,打通劳务输出、输入梗阻。
宣传培训机制
新时期以工代赈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普适性广,但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必须着力加强宣传与培训。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县政府(发改局)牵头,通过在电视台开设专栏,印制以工代赈知识手册、明白纸等方式,大力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内容、重要意义、参与途径等,将“政策是什么、应该怎么干、群众怎么参与”讲明白、说清楚,在全社会形成以工代赈的浓厚氛围。
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依托县级劳动技能培训机构、职业中专等平台,统筹各类培训资金和资源,针对留守劳动力开展培训,提高劳动力专业技能。
开展现场培训。劳务组织、施工单位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依托现场设备和场地,及时做好务工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劳动技能。
报酬落实机制
强化县级层面资金保障。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优先组织申报地方政府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优先落实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及时拨付。
强化资金发放管理。由县直部门、乡镇(街、区)、项目单位三方负责,建立统一规范的用工名册和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经务工人员签字确认后,通过银行卡发放至本人,并将劳务报酬发放台账送县级相关部门备案。
建立报酬发放担保制度。发挥县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对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提供担保,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建立奖惩机制。对恶意拖欠、克扣劳务报酬的单位、劳务组织(负责人)列入失信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政府项目投标建设。对表现良好的单位、组织,则予以表扬并优先授予诚信单位称号。
据平原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吉兴介绍,平原县的以工代赈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实现了留守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增收。2022年,平原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个,总投资5.40亿元,带动5954名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发放劳动报酬5345万元,年人均增收8977多元,在外出务工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以工代赈项目为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2023年以来,该县筛选以工代赈储备项目13个,总投资17.48亿元,正在推进实施,预计带动28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助推了各领域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在重点项目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中实施以工代赈,精准安排留守劳动力就业,缓解了工人不足、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由于用工组织得力,9个以工代赈项目均按时或提前竣工,桃园街道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二期)项目按要求于2022年9月完成验收,1725户安置群众赶在入冬前乔迁新居。
——提升了基层群众就业服务能力。在推进以工代赈过程中,不断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多部门配合支持的就业服务体系。比如,县人社局组建专业团队,累计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25场,帮助2000多人上岗就业。乡镇(街道)就业服务中心、村级就业服务站实现了全覆盖,精准统计留守劳动力信息,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适时开展技能培训,先后帮扶17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促进了农村基层特别是新型社区治理。留守劳动力就业既是一个民生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推行以工代赈政策,妥善解决了留守劳动力就业问题,化解了潜在社会矛盾。特别是近年来新建农村社区增多,居民上楼增多,留守劳动力更加集中,及时帮助他们就业增收,对广大农村特别是新型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潘吉兴表示,从平原县推进以工代赈工作的实践来看,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总结、思考。
——政府主导是前提。以工代赈涉及层级多、部门多、政策性强,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组织、协调推动,很难落实到位,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新形势下,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又是一项关乎稳就业、稳投资、促消费和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亲自部署、直接推动,仅靠一两个部门很难做好。
——吃透政策是基础。现阶段以工代赈的范围、内容、方式、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吃不透文件精神,对政策理解不够,执行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阻力。比如,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并不是要求整个项目全部采用以工代赈方式,而是针对其中的部分环节;以工代赈帮扶对象主要是农村群众,也包括城镇低收入群体,等等。
——上下联动是保障。以工代赈政策落地是一个全链条、多环节、规范化的系统工程,要在国家和省、市指导下,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有关部门、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同频共振,劳务组织要有效衔接,规范运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三方担当是关键。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劳务组织要提高担当意识,切实把增加留守劳动力就业这项民生责任扛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以工代赈融入项目规划、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中,施工单位因担心当地群众强行施工、阻碍施工等问题,一开始拒绝使用当地劳动力,后经县工作专班和三唐乡政府沟通协调,得到施工单位理解支持,每天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