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临邑:赈出实效 赈出民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瑞峰 、张伍、记者尹明波报道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以工代赈,自古便凝结着“中国智慧”。自以工代赈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临邑县把以工代赈作为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一项重要抓手,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重点工程项目中持续推广实施以工代赈,有效助力群众增收,受到广泛好评。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建立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12部门和全部乡镇(街道)共同参与的以工代赈沟通协调机制办公室,以及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5个部门共同参与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部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办公室均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统筹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政策,各成员单位明确各自职责,承担工作互通,数据共享和以工代赈方式推广等相关工作。
建章立制,做好指导。先后研究制定了《临邑县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方式促进本地群众就业增收实施方案》《临邑县重点工程顶目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指导各协调机制各部门在谋划、审批、组织实施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含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重点工程项目)过程中,参照指导目录提出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以工代赈相关工作要求。努力带动项目所在地群众参与工程顶目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加强宣传,贯彻政策。今年3月1日、4月7日,两次召开全县以工代赈政策培训暨工作推进会议,编制临邑县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资料汇编向协调机制各部门、乡镇街道发放,包括《德州市以工代赈工作指南(试行)》、《德州市以工代赈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德州市以工代赈综合评价办法》、重点项目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规范流程图等资料,并培训人员达到79人次。7月26日,组织县以工代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及相关项目单位90余人线上参加全省以工代赈现场会暨专题培训会。同时,各乡镇街道重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受疫情影响难以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登记,按照年龄、性别、工种等进行分类造册,建立以工代赈务工人员台账。目前,全县登记入库人员4151人。
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梳理制定2023年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工程项目领域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清单。2023年,计划推进实施农业农村领域以工代赈项目16个,总投资4317.96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273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098.3万元;计划推进实施以重点工程项目领域工代赈项目5个,总投资11.73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503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043万元。在此基础上,谋划推进第二水库输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严格按照以工代赈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万元,投资计划下达后该县立即转发到项目单位。这是临邑县首次获得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已于8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共招聘以工代赈劳务人员80人,已完成2次安全、技能培训。该项目的组织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了以工代赈投资规模,有利于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促进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坚持公开、严格监督。一是严格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建设。二是加强跟踪检查,落实劳务报酬。要求项目单位在以工代赈资金中优先足额发放参加项目建设农民的劳务报酬并登记造册,健全发放制度,进一步规范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的发放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抓档案管理。严格按照“谁形成、谁整理”“一个项目一套档案”的原则,落实专人比照以工代赈项目资料清单,坚决做到该收集的一项不缺,该整理的一项不漏。四是坚持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以工代赈项目从申报到实施、验收,全过程均坚持做到公开、透明。
“我们将更加深刻把握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实际效益、共同富裕是长远目标’政策内涵,把以工代赈作为提升群众收入水平、提升群众共富能力、提升区域发展形象的重要手段,赈出实效、赈出民心,有效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临邑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作中,他们将从三方面着力,把以工代赈工作推向深入。密切关注以工代赈劳务人员工资发放,监督项目业主单位公开、足额、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严禁拖欠、克扣。密切关注施工质量,指导项目业主单位聘用第三方监理单位的同时,从严落实材料进场、现场施工、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等手段,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密切关注资金拨付,确保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