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乳山:致力于打造牡蛎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琦、万雅晨、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年来,山东威海乳山市牢固树立“靠海养海、凭海而兴”发展理念,围绕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定位,千方百计打通制约牡蛎产业融合发展梗阻,“中国牡蛎之乡”这张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紧盯治理生产“前端环节”,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针对养殖户地理位置分散、生产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乳山市注重合理布局,坚持系统治理与规范管理有机结合,探索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系统规划谋布局。制定《乳山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等规划,投资近5.5亿元规划建设南泓北村、西浪暖村2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安置养殖户约150户,另有约160户正在动员安置。

压茬治理促修复。在养殖户搬迁后,同步实施浪暖口至和尚洞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整治修复岸线12公里,恢复砂质岸线约11公里,新增沙滩资源约3万立方米。

规范管理保生产。委托专业运营公司对搬迁后的养殖户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实行一体化运营。在全省率先推出“牡蛎养殖保险”,由市财政资金给予参保养殖户50%的保费补贴,2022年保险期间,牡蛎养殖保险投保面积15000亩,保费300万元,财政补贴金额150万元。

养殖容量碳汇调查。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展总范围85万亩海区养殖承载力调查,科学规划牡蛎养殖规模和空间布局。同时,开展蓝碳资源调查工作,建立牡蛎碳汇数据库,为海洋碳汇核算、渔业碳汇方法学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聚焦技术研发“核心环节”,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竞争力”

紧紧抓住平台、企业、推广三个核心要素,优化完善技术研发转化体系,推动牡蛎产业高速发展。

多方联手搭建平台。建立“政府牵线、院所支持、平台运作”模式,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等高等院所合作,聘请国内外牡蛎行业顶级专家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特邀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有效提升乳山牡蛎品质。与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院校共同建设三倍体牡蛎苗种研发中心,投资建设深远海育苗育种基地,联合培育海大1号、海大3号、前沿1号等牡蛎新品种,有效破解季节性上市技术瓶颈。

引进专家与企合作。面向牡蛎重点研发企业,推动牡蛎加工技术迭代升级,引进中国海洋大学王鹏教授团队、李琪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秦小明教授等一批技术人才与华隆生物科技公司、华信集团、灯塔水母等企业合作,开展牡蛎净化项目,创建威海市海洋贝藻及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开发冻干牡蛎、牡蛎精华素、牡蛎肽等系列产品。

强化培训服务便民。成立全省首个牡蛎产业党建联盟,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专家+技术指导员+渔业科技示范户+养殖户”多元推广模式,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的牡蛎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设置10个村级服务站,配套专职技术推广人员10名,每年为养殖户解决技术问题200个以上。

专注养殖标准“关键环节”,构建产业质量体系“高标准”

将养殖、加工和防伪等作为牡蛎行业标准的重要指标,在全市推行养殖加工标准化建设。

制定养殖分级标准。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三倍体单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范》和威海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乳山牡蛎》,编写牡蛎浅海筏式生态疏养技术规程,已在全市20余万亩牡蛎养殖区推广应用。建立乳山牡蛎7级分级标准,改变传统粗放做法,升级为流水线筛选分档、清洗净化、冷链物流直销配送的全新模式,牡蛎价格由原来的2元—3元/斤提高到10元—20元/斤。

牡蛎壳废弃物再利用。重点发展温喜生物牡蛎壳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牡蛎壳粉生产生物肥料等添加剂产品及牡蛎钙片等医药保健产品,研发新型环保渔礁等新材料产品,年可利用牡蛎壳2万吨,生产海洋生物土壤调理剂等产品7万吨。

建立可追溯防伪标准。建成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每件产品设定唯一防伪标签。目前发放防伪标签880余万枚,下步将逐步实现小包装防伪标签全覆盖。

强化品牌营销“终端环节”,开创产业引领发展“新局面”

聚焦品牌内涵、电商运营、行业监管等方面,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推动牡蛎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挖掘品牌内涵。制定“乳山牡蛎”品牌保护推介三年规划,设计“乳山牡蛎”统一品牌形象符号Logo。深入挖掘乳山牡蛎人文历史,开展全媒体乳山牡蛎品牌宣传推广,连续举办七届“乳山牡蛎文化节”以及两届“中国(乳山)牡蛎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

做活电商平台。加快发展网络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引进金谷之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智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造“互联网+电商+牡蛎产业园”新模式。

强化品牌保护。强化“乳山牡蛎”区域品牌的保护执法力度,规范“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和管理,目前,已将500余个养殖主体和300余个销售主体纳入协会管理,全市牡蛎市场运营平稳有序。

记者从乳山市海洋发展局了解到,目前该市牡蛎养殖水域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过百亿元,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级首位,已成为全国牡蛎产业新高地。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