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烟台市莱山区:“12345”工作法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于小琨、张杰、记者尹明波报道 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对于“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山东烟台莱山区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探索建立了“12345”工作法,贯穿于以工代赈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力保障以工代赈工作的落地落实,助力群众就业增收。2023年莱山区共谋划以工代赈项目18个,已吸纳用工群众369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591万元。
“1”套机制统到底。即:建立区委、区政府、区直部门、街道园区、行政村的工作机制。区长亲自挂帅,统筹指导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开展;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印发《莱山区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实施方案》,为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指南;区直部门成立以工代赈议事协调机制,从“建机制、明项目、作对接、送劳务、推培训、盯报酬、抓统计”七个环节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开展;各街区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狠抓政策落实;各村成立工作小组,做好政策宣传和劳动力情况摸底。
“2”个战略相结合。即:将以工代赈工作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战略的桥梁。以以工代赈工作开展为抓手,推动莱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就业增收齐头并进。
“3”步谋划定项目。开展项目摸底、形成项目清单,以“技术方案相对简单、用工技能要求不高”为原则,由区政府负责统筹,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各职能部门和街区从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领域筛选优质项目,明晰项目用工环节,形成项目清单。在前期手续办理明确以工代赈要求,按照“能用人尽量不用机械”“能用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在项目可研报告、招投标等前置性手续深入挖掘以工代赈潜力。细化项目分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北部街道采取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南部街道采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工代赈”的原则,将以工代赈战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4”个环节抓落实。一是做好劳动力摸底,建立以工代赈务工花名册。各街道指导所辖村居摸清务工群众底数,按照年龄、性别、收入现状(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其他低收入人口)、劳动意愿等形成劳动力清单,并即时推送给施工单位。各部门、街区指导项目建设方建立以工代赈务工花名册,根据花名册进行工作开展。二是采取“培训+上岗”模式,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台账。区人社部门针对全区未就业劳动力开展用工技能培训,2023年累计开展8个班期,培训时长320小时,培训人员258名。此外,项目业主单位监督项目施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和岗前施工培训,建立安全/技术交底。三是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解决“干活有钱”。施工单位定期核定务工人员劳务报酬并形成工资发放清单,由施工单位规范建好劳务报酬发放台账,按程序进行公示,明确体现群众受益情况。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务工人员领取劳务报酬,并按手印确认。四是强化监管责任,确保“赈”落地落实。区直部门、街道园区、村居、项目单位闭环监管,对劳务报酬发放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拖欠企业进行公示,并与信用部门沟通进行失信惩戒。
“5”项措施强保障。开展政策宣传,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在区级部门、各街区、各村居三级开展以工代赈政策宣讲,将以工代赈内涵、根本要求及开展方式等宣传给更多群众,为以工代赈工作凝聚共识。编制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方对项目的建设内容、以工代赈环节、预计发放劳务报酬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执行项目监理制,项目监理单位将项目施工进展和带动群众务工情况作为监理重点,并将其纳入监理日记。建立矛盾协调解决小组,各街区协调相关村、施工单位成立矛纷协调工作小组,保障施工环境,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区发展和改革局协同项目主管部门,每季度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筹备、实施和验收进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据莱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莱山区将进一步完善“12345”工作法,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持续细化以工代赈工作,探索扩大以工代赈项目范围,拓宽项目资金来源,牢牢抓住“赈”的牛鼻子,以以工代赈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共同富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