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看山东之日照岚山省级农高区:“小项目”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王希峰、吕涛、记者尹明波报道 “过去守着两亩茶园,半天忙、半天闲。现在农闲时还能在家门口打份工,离家近,也耽误不了看护茶园。”山东日照岚山区巨峰镇新华村村民郭建英,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自打到文物考古以工代赈项目务工,1个多月的时间拿到了4760元的劳务报酬。据悉,新华村先后有69名村民参与到了文物挖掘工作,共计领取劳务报酬24.5万元。
2022年7月,岚山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岚山省级农高区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新模式,在岚山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中,根据项目实际及当地农民就业需求,在文物考古挖掘环节实施以工代赈,辐射周边村4个,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2.1万元,受益群众9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和安全管理,确保了以工代赈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以来,岚山省级农高区认真把握以工代赈“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政策内涵,全年拟为农村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901万元,将为项目区群众整修农村道路路基、砂石路面7605.6米,整修排水沟渠4750米,修建石砌排水沟渠5350米,整修水源地水库2座,抗旱储水池扩容衬砌清淤4800立方,修建石砌田坎5000立方,防止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项目完工后,可解决周围700多亩农田道路交通不便和旱灌涝排问题,为当地老百姓农业增收、产业增效、乡村宜居起到保障性作用。根据项目规划方案测算,本项目建设期内预计用工8013个,预计带动周边群众务工人数112人,发放劳务报酬金额178万元,计划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7人,设置公益性岗位4个,实现持续就业增收,为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带去看得见的实惠和好处。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岚山省级农高区还积极开展调研调查工作,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进行。一是组织开展农村小型水利设施防旱抗旱能力的调查。为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综合评价防旱抗旱能力,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防旱抗旱能力调研,对典型流域水利设施现状及今后项目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项目基础水利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调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汇聚民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项目建设中的亮点工程、经验做法等情况,通过信息、简报、网络等方式及时反映。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载体,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方式刊载以工代赈信息,有效宣传了以工代赈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增收工程的重大意义,为项目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为建设新农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据介绍,岚山省级农高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撬动引领作用,结合村情民意,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