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之胶州:打造“生态范”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信天、崔超、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年来,山东青岛胶州市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探索“五个振兴”胶州路径,努力打造“生态范”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该市获 “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评价先进县。

坚持党建引领政治保障,构建统筹推进体制机

强化升维思考顶层设计。注重做好乡村振兴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先后出台《胶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及年度指导性意见和重点任务等一系列文件,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不断健全。目前,升级提出建设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出台《建设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行动方案》,推动构建农业开放发展新格局。

强化高效扁平顶格推进。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成立农业农村委员会,设立推进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和六支攻坚队,协同作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正在组建更加高效扁平的乡村振兴专班,打造“党建引领的组织生态、美丽宜居的自然生态、双向转化的产业生态、数字赋能的科创生态、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的“生态范”。

实施上位对标顶端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充分发挥好考核导向作用,连续三年在青岛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考核中名列前茅,其中2019年、2020年位列第一名,2019年、2021年分别是省考核“一等县”和“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目前,正对标浙江安吉,力争在国家战略平台运用、工作目标标准提升和集成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构建融合赋能全产业

提档升级特色优势农业。勇担产粮大县责任,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本盘和压舱石作用。2021年实现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持续发力“红黄黑白”特色农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现代强势产业转型,不断延长拉升产业价值链。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胶州大白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里岔黑猪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国宝里岔黑”的身价达到80元/斤;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山东半岛马铃薯产业功能聚集区。2020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比7.5%,较2019年增加0.9个百分点;2021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比9.8%,较2020年增加2.3个百分点。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山东省级14家)。聚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效竞争力。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05家,营业收入达277.8亿元,增长30.1%。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强化辣椒种子研发基地和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建设,辣椒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50%;大白菜种子占到全国同类种子销售量的1/7。胶州市被认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融合赋能全产业链建设。统筹整合资源,梳理出以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为链主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产业链、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为链主的香辛料产业链、以利群智慧物流及供应链项目为链主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等8条产业链条,实行“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预计到2025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升美丽宜居品

迭代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精细提升村容村貌,做好“三清一改”基本面的同时,向“微整治·精提升”和“整治断壁残垣”发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从“1+10+9+X”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开始逐步升级,2021-2023年将投入24亿元完成734个村生活污水和厕污一体化处理,打造全省乃至北方彻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入户收集处理的胶州样板。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工作,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7%以上。2021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

补齐短板推动均衡发展。出台十条鼓励西南三镇突破发展的政策,在产业集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和省的产业强镇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每年实施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加速实现道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地钱”等关键性要素优先向西南三镇倾斜。

多措并举构建善治乡村。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119个新村书记、主任实现100%“一肩挑”,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保障村干部待遇,平均每个新村组织经费105.7万元。二是深入推进乡风文明。以全国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开“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工作,“五有”标准实践站所实现全覆盖,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90%。三是推动致富增收。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新村年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拓宽增收渠道, 2020年获评“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5元。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