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之胶州:打造“生态范”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信天、崔超、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年来,山东青岛胶州市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全面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积极探索“五个振兴”胶州路径,努力打造“生态范”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该市获 “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评价先进县。

坚持党建引领政治保障,构建统筹推进体制机

强化升维思考顶层设计。注重做好乡村振兴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先后出台《胶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及年度指导性意见和重点任务等一系列文件,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不断健全。目前,升级提出建设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出台《建设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行动方案》,推动构建农业开放发展新格局。

强化高效扁平顶格推进。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成立农业农村委员会,设立推进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和六支攻坚队,协同作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正在组建更加高效扁平的乡村振兴专班,打造“党建引领的组织生态、美丽宜居的自然生态、双向转化的产业生态、数字赋能的科创生态、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的“生态范”。

实施上位对标顶端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充分发挥好考核导向作用,连续三年在青岛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考核中名列前茅,其中2019年、2020年位列第一名,2019年、2021年分别是省考核“一等县”和“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目前,正对标浙江安吉,力争在国家战略平台运用、工作目标标准提升和集成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构建融合赋能全产业

提档升级特色优势农业。勇担产粮大县责任,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本盘和压舱石作用。2021年实现小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持续发力“红黄黑白”特色农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现代强势产业转型,不断延长拉升产业价值链。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胶州大白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里岔黑猪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国宝里岔黑”的身价达到80元/斤;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山东半岛马铃薯产业功能聚集区。2020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比7.5%,较2019年增加0.9个百分点;2021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比9.8%,较2020年增加2.3个百分点。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山东省级14家)。聚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效竞争力。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05家,营业收入达277.8亿元,增长30.1%。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强化辣椒种子研发基地和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建设,辣椒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50%;大白菜种子占到全国同类种子销售量的1/7。胶州市被认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融合赋能全产业链建设。统筹整合资源,梳理出以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为链主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产业链、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为链主的香辛料产业链、以利群智慧物流及供应链项目为链主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等8条产业链条,实行“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预计到2025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升美丽宜居品

迭代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精细提升村容村貌,做好“三清一改”基本面的同时,向“微整治·精提升”和“整治断壁残垣”发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从“1+10+9+X”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开始逐步升级,2021-2023年将投入24亿元完成734个村生活污水和厕污一体化处理,打造全省乃至北方彻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入户收集处理的胶州样板。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工作,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7%以上。2021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

补齐短板推动均衡发展。出台十条鼓励西南三镇突破发展的政策,在产业集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和省的产业强镇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每年实施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加速实现道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地钱”等关键性要素优先向西南三镇倾斜。

多措并举构建善治乡村。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119个新村书记、主任实现100%“一肩挑”,学历年龄“一升一降”。保障村干部待遇,平均每个新村组织经费105.7万元。二是深入推进乡风文明。以全国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开“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工作,“五有”标准实践站所实现全覆盖,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90%。三是推动致富增收。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新村年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拓宽增收渠道, 2020年获评“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5元。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潍坊市发改委开展清明节前市场价格巡视工作
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节前青岛生猪价格趋稳
一季度淄博市肉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青岛超市海产品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4月1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3月山东临沭粮油价格弱势上涨,肉蛋价格降幅明显
泰安市泰山区3月份市场价格以小幅下降为主
一季度青岛市粮油副食品价格小幅波动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