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之邹城:高质量发展全速启航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王延亭、周恒、记者尹明波报道  山东省邹城市锚定“济宁争第一、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的奋斗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2021年,邹城市GDP达到960.55亿元,同比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4.18亿元、同比增长5%。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该市入围综合评价“先进县”,成功创建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百亿强企方阵,建设京沪廊道先进制造集聚

邹城坚持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牵引,认真落实制造业强市战略部署,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全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兴产业,建设京沪廊道先进制造集聚区。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做强“1+5”主导产业,策划包装总投资1038亿元的109个百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荣信50万吨乙醇、山能智慧产业园、泰玻12万吨玻纤、珞石未来工厂等重大产业链项目,15个项目纳入省级盘子,矿山装备智造产业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5%。

培育百亿强企方阵。出台《关于扶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组建15个助企攀登小组,成立116人的联系服务团队,实施骨干企业攀高和“双20”企业攀升计划,“一企一策”顶格助力89家企业加速向百亿强企、“四新”企业、专精特新三大方向攀登。2022年上半年,完成助企攀登企业登记业务86件、新增项目立项24件,获得金融机构融资6.15亿元,解决人才需求118人,保障土地指标1200余亩。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成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专班,制定“1+5+N”工作方案,实施“双碳”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一区三园及12条产业链布局。以综合管网建设为牵引,抓好公共智慧停车场、12公里供汽管网、17.7公里供电线路等配套工程,实现园区企业用汽全覆盖,在全省做到价格最低,锻造区域最具比较优势开发区,2021年列全省17名。

实施“双百”城市战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

主动融入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布局,按照百万人口规模、一百平方公里的定位建设“双百”城市,拓展县域开发空间,推动城区由“滨湖发展”进入“拥湖发展”阶段,打造产城融合的载体、城乡融合的平台、幸福生活的家园。

规划引领优格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编制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面向未来、城乡统管的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面积达到103平方公里、扩大一倍。老城做“新”、东城做“精”、孟子湖新区做“靓”,全市中心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5%。

工程支撑强配套。坚持以路为脉、以路兴城,统筹推进63公里的37条城市道路建设,构建七纵七横路网体系,为融入区域发展拓展空间。实施片区开发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实施基础配套工程,推进城市绿地、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生活圈”。

品牌打造显特色。着眼于“水、文、城、人”四大核心协调发展,实施“三河两山”生态提升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打造全省品质城市建设典范。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县域创新高

抢抓纳入全省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机遇,跳出就改革抓改革惯性思维,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抓好综合改革试点。成立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高标准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聚焦6大领域,确定24项重点改革目标,细化分解108项具体任务,全力完善“1357”工作体系。2022年争取省级以上政策事项50项,9项工作经验获国家级发文推广,29项工作获省级发文推广。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民事不缓、邹鲁帮办”服务品牌,变“项目围着窗口跑”为“审批围着项目转”,深化“云上宠企”品牌建设,创新设置“流动e窗”,新增市场主体6655户,在营市场主体突破10万户,荣获济宁市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第1名。

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全省唯一“智慧化工园区科技示范工程”,64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4家企业入选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数量列济宁市第1位。72家企业入选济宁市高企培育库,帮助60家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聚合平台、智能过程控制中心等53个科创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7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深化文旅融合,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

邹城市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强省建设,深挖文化“富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被评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省首批全城旅游示范区、全省文化消费示范市。

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推动“两孟”提档升级,推出《孟子文献集成》《孟府档案全编》《邹鲁文化丛书》等研究成果。以“两孟”“伏羲”“梁祝”等邹鲁核心文化为脉络,构建“天时同风”“地利合乐”“人和情美”“匠心手造”四个展览篇章,打造全省唯一的国家非遗展示基地。连续16年举办母亲文化节,持续举办国际青年儒学论坛、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交流互鉴中擦亮邹城文化品牌。

文化融合度全面提升。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出台《“个十百千万计划”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激活万众创业,推动文化产业赋能城乡发展,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文旅厅发文推广,邹城获评首批山东省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县。实施“山东手造·邹鲁尚品”推进工程,郭里伏陶成功入围全省“优选100”,上九山村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辛寺、灰城子等村入选全省景区化村庄名单。

文化普及度全面提升。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依托孟子学堂等阵地,打造100处“种文化创生活小院”,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组建“孟子乡音服务队”,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承办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普惠民生福祉建设宜居宜业幸福

邹城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群众最“盼”的事,解决群众最“难”的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人民共同富裕上实现新提升。投资9.52亿元实施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

打造优质教育体系。开展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三甲”同创,20家镇街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人民医院、中医院和16家基层卫生院成功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建设均衡教育体系。2022年新建北城、铁西等6个教育园区,可新增学位3万个,整改15处学校取暖、34处学校用电、383处消防,净化美化100处校园,打造一流教学环境,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64.3%,其中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增长15.4%,2名考生进入全省前50。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规模和档次,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始终树牢底线、防线、红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构建“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保障群众更加美好生活。

健全完善就业体系。创新“一对一”12333就业服务模式,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409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96万元,开展职业培训4842人次。成立236家村级劳务中介,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劳务中介服务全覆盖。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5月15日枣庄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行情稳定
青岛:本周部分粮食价格小幅波动,生猪价格止跌上涨(5.10-5.16)
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开展2025青岛春季国际车展价格监测工作
山东莒县百姓餐桌行情周分析(第660期)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