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擎“火炬”向海图强
中国发展网 王伟、记者安然、殷晓旭报道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工产业基地,但见这里呈现一片火热的忙碌景象。
3月16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招商轮船和工银租赁建造的第6艘32.5万吨超大型矿砂船“ORE ZHOUSHAN”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命名交付,将用于巴西-中国航线的矿石运输。
这是该区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升级、“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一个镜头。自国家火炬青岛西海岸新区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获批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用好用活“国字号”平台,发挥基地在区域经济和行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强做实做特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正擎起越来越多的“火炬”,照亮前路,奔跑向前。
技术突破 打造产业创新新高地
“‘ORE ZHOUSHAN’轮的交付标志着该批船舶全面进入运营期,该船是海运业节能减排和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对优化我国航运运力结构、促进海上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徐守本在交船仪式上表示。
据介绍,“ORE ZHOUSHAN”轮总长340米,型宽62米,型深29.5米,该船配置压载水处理装置、脱硫装置、高压岸电装置,硫氧化物排放可降至0.1%以内,具备靠岸零排放功能,经实船验证,吨海里油耗指标国内领先。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海西湾船舶与海工产业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火炬青岛西海岸新区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该基地汇集青岛北船重工、中国船柴、青岛海西重机等众多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占地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12公里,基地内有造修船坞6座,海洋工程滑道11条,生产工艺装备全国领先,全部达产后,造船能力668万载重吨,修船能力200余艘,海洋工程钢材加工能力50万吨。
“我们充分发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品牌优势,依托海西湾船舶与海工产业基地,大力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需求建设研发机构,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形成了以造船为龙头、船舶配套和技术研发同步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向记者介绍道,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聚集了50余家船舶制造与海工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加速提升,部分领域进入国际国内领先行列。
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新产业集聚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如今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已是科技花开、硕果遍地。中国船柴交付了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新一代绿色环保船用低速智能柴油机;青岛海西重机自主研发制造我国首个110米桁架式自升式海工平台,关键核心部套均为国内首创;中海油组织了近千人项目团队,先后完成了190多项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刷新了国内自主集成同等规模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速度记录,成功交付的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 P67和P70两艘姊妹船……
平台赋能 提升产业创新源动力
在科技创新中,平台建设的“育苗造林”作用尤为重要。
今年2月,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成启用,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放眼望去,海洋装备研究院建筑外立面灰褐色的石墙和深蓝色的玻璃互相映衬,就像是海水和浪花,表达着这里向海图强的决心。
据介绍,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并非“闭门做研究”,而是跟产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将在深海探测与开发装备、船岸一体化智能装备、海洋及能源系统装备、智能远程服务、轨道交通、太阳能热电、新型清洁环保能源等前沿领域进行研究及相关产业化,提升青岛甚至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科技成果产出后,海西湾船舶与海工产业基地将是一个“应用场”,该基地是中船重工国内最大的制造基地,中船重工先后在这里全链条布局了6家单位,“我们要在海工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在产业瓶颈上加以破解,做产品的中高端,让青岛在相关产业里真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无独有偶,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刚刚建成的新校园堪比美丽的花园,筹建两年来已是成果不菲,目前已经梳理13家共建单位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海洋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质科技资源集聚,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船人因工程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20个,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注册落户,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建成启用。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42家,占全区科技创新平台总量的30%,其中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实验室、明月海藻活性物质国家实验室等涉海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全区集聚涉海人才3万余名。
海洋科研机构云集,海洋人才荟萃,催生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强大的海洋创新能力。“瞄准涉海装备研发制造、维修、服务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我们通过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大平台协作,重点在船舶海工、海洋新材料等领域实施关键技术攻关200余项,其中37项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谢龙目表示。
政策引领 助力产业链做大做强
近日,一艘由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参与设计建造的海洋钻井平台乘船出发,历时一个多月时间抵达波斯湾,帮助中东国家进行油田钻井作业。
作为注册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蓝色企业,山东海工隶属于山东海洋能源有限公司,是除“三桶油”之外,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在海洋钻探、综合性海上服务等领域与世界行业巨头同台竞技的地方国企。目前企业正在布局另一条产业链,“我们依据全球最先进拆解理念‘双船起重和三船联动作业’,建造TML(双船重吊起重系统)新式海上平台拆解项目,主要用于海上固定式平台的安装和拆解。”山东海洋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庆涛说。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海工装备领域延链、强链、补链上寻找突破口,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传播海工装备产业能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据介绍,海上平台拆解项目正处于研发设计阶段,一旦投入使用,将快速改变全球海工拆解市场格局,奠定该领域的“中国地位”。
“我们对船舶海工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推进,由分管区领导担任链长,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双招双引、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按照年度和三年、五年、十年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制定有力工作措施,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实现产业链‘聚变裂变’式发展。”谢龙目说。
效果立竿见影。3月1日,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加坡TUFF海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注册目前国内唯一的子公司“塔福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包括FPSO、FSO制造和运营等。
TUFF集团拥有100多项我国尚属空白的专利技术,特别是在FPSO领域有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属于全球较为领先的海洋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海西湾造船基地目前是国内少有的船舶海工产业链集聚的区域,未来项目合作的空间很大,将优先考虑在该区域寻找合作单位,以促进新区企业经济效益。”TUFF海工项目中方代表李刚说。
据介绍,该区还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强链补链专项资金,支持海洋产业发展、海洋高层次人才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与此同时,新区还设立了50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攻关、资源开放共享、科研成果本地转化,为海洋产业发展赋能。
政策引领、平台赋能、产业集聚,引起“蝶变式”突破。“十三五”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实现总量翻番。2020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完成海洋生产总值近14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3%,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