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海南重点园区发展“亮点”和“量点”并显

罗津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王心武

2021年1月17日,海南省召开“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了海南科学规划布局、精准谋划定位、加强园区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硬件条件,大力简政放权、创新管运机制、制定“一园一策”、强化考核激励,园区成为承接自贸港政策、吸引项目落地、引导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等方面情况。

规划布局不断调整优化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重点园区是自贸港经济活动的主战场,是市场主体的承载地,是产业链衔接的最前沿。”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吕先志表示,“十三五”期间,重点园区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类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园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园区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据吕先志介绍,2019年,海南省印发了《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在全省规划布局3类25个省级产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定位、规划范围和行业指导部门,引导关联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实现园区错位化、差异化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北部“海澄文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互联网、医药等产业;南部“大三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总部经济、深海科研、南繁育种等产业;东部重点发展医疗康养、休闲旅游产业;西部重点发展油气化工、港航物流、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交易产业。截至2020年6月,海南省省级产业园区共有20909家企业入驻,实现营业收入1541.97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税收收入179.93亿元,占该省税收的36.1%。

此外,海南省还印发《关于完善十一个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给重点园区充分授权,建立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相适应的园区运行机制,先后设立7个园区法定机构,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真正让园区“说了算”;印发《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对园区设立、运营管理、政策扶持、业绩考核等进行规范;印发《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以结果为导向,建立健全产业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极简审批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吕先志表示,在重点园区建设中,海南省稳步推进极简审批。海口国家高新区、博鳌乐城先行区等园区参与的“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获“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批准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推广适用“三园”特别极简审批,“至此,除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不具备承接审批职能外,其余10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实现极简审批全覆盖。”

吕先志强调,重点园区的基础设施在逐步改善。海南重点产业园区围绕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休闲娱乐等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2019年全年、2020年上半年分别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1.31亿元、74.31亿元,同比增长44.7%、36.7%。2020年,安排重点园区项目资金36.21亿元和海南专项25.55亿元重点支持海口国家高新区新药创制产业创新园、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厂、崖州湾科技城九年一贯制学校等46个园区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还鼓励园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技术平台等进一步完善。海口哈罗学校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幼儿园已于2020年9月开学,江东新区、海口高新区、崖州湾科技城等路网项目相继竣工,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因地制宜“一园一策”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近年来,海南省根据园区不同发展情况量身打造支持措施,让园区‘有权能定事,有钱能办事’,引导产业项目、人才、资金进园区,增强产业园区发展动力。”吕先志介绍,2019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先后印发支持深海、南繁、航天三大科技城、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海口江东新区、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园区的“一园一策”差异化扶持措施。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政策效应凸显,初步统计,2020年1~11月份两个园区分别实现税收45.19亿元和27.5亿元,同比增长90.1%和150%。

随重点园区建设的深入开展,逐步释放自贸港政策红利。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船舶达21艘,完成保税油加注10万余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口特许药械品种超过110种,可用抗肿瘤新药、罕见病药达100种;瑞普替尼成为首个实现带药出园使用的进口特许药品。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普拉提尼在乐城先行区实现美国之外的全球首例应用;海南省政府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越洋航线在洋浦小铲滩码头正式运营,实现了海南洲际越洋航线零的突破;2020年10月,南航ARJ21-700国产飞机平稳降落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标志着自贸港首单国产飞机租赁项目正式落地海口江东新区……初步统计,2020年,11个重点园区新增注册企业2万余家。

“‘十三五’期间园区的工作是既有‘亮点’也有‘量点’,为构造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自贸港建设的重大功能平台”,吕先志告诉中国经经济导报记者,“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牢牢把握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持续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市泰山区发改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日照岚山发改局:多维发力,保障招投标环境风清气正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体改处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海洋处党支部开展“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助力海洋强省建设”专题调研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举办全省发展改革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

绿色能源

“党旗领航 三色担当” 华能山东公司奋力谱写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山东篇章
今年潍坊市潍城区将新规划建设充电桩260个
“发展新能源 助力碳中和” 2025第四届黄河流域新能源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
泰安市泰山区召开非直供小区供电设施改造推进会
山东:凝聚合力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蹚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山东路径”
山东: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彰显泰安担当 储能之都建设驶入快车道

齐鲁粮油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烟台:创新“陆海粮仓”协调联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用好粮食储备“蓄水池”,山东力保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山东聚力打造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山东:储运、加工、配送、供应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连续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 高水平建设“齐鲁粮仓”山东掌握“密码”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济南召开2025年全市粮食工作暨价格工作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潍坊市发改委开展清明节前市场价格巡视工作
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节前青岛生猪价格趋稳
一季度淄博市肉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涨跌互现
本周青岛超市海产品销量较上周略有上涨
4月1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3月山东临沭粮油价格弱势上涨,肉蛋价格降幅明显
泰安市泰山区3月份市场价格以小幅下降为主
一季度青岛市粮油副食品价格小幅波动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