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空港经济区: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石培璋 鲁利韦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罗勉 潘晓娟
近年来,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更美、农民生活更舒心。
做强党建,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党建为引领。空港经济区突出党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基层动力、激活社会活力、提升治理合力,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度融合,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空港经济区成立以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书记会、党委会等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协调乡村振兴各阶段碰到的重难点问题,并建立督查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有序有力落实。
为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空港经济区突出“三个着力”:着力打造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通过狠抓“头雁”工程,有针对性开展多轮村(社区)“两委”干部大培训活动。2020年以来共补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1名,“领头雁”学习力、组织力、领导力不断提升;着力推进示范镇、示范村、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2020年以来共创建2个示范镇、22个示范村(社区)和142个党员示范岗,建成党建主题公园30个、党建文化长廊38条,完成新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个,完成6个党组织整顿工作。着力树立文明新风,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让村民参与到村里大小事中来,激发村民对村集体建设的热情,有效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乡村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做活产业,开辟富民强村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过上富足生活才有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空港经济区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不断拓宽发展路径,着力做强农村新型产业,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空港经济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有机结合,集中资源力量,根据各贫困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村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该区谋划实施了光伏发电、资产收益、扶持到户发展生产等扶贫开发项目。
持续改善农村面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空港经济区注重因地制宜、加强扶持引导,着力推动砲台桃山芥篮、地都南美白对虾、地都青蟹、邹堂梨脯等小业态形成大产业,稳步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和竞争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积极扶持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度高、经济效益好、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项目,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全区现有农民合作社59家,新型农业生产企业10多家,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辟了富民强村新路径,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做优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生态环境既直观反映农村文明程度,也是农村发展成果的直观体现。
空港经济区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乡村品质,让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空港经济区坚持治水先行,全面推进水生态建设,在常态化进行水面漂浮物、岸边垃圾巡查清理的基础上,实施河道清淤和雨污分流工程,通过持续深入治水,恢复和彰显水的灵气和秀气,让河溪沟渠塘成为乡村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截至目前,空港经济区共投入资金3.18亿元,完成215个自然村雨污分流建设,动工率100%,完工率98.62%;渔湖片区建成污水主干管网70公里,机场片区建成首期污水主干管网26公里,地都镇区一体化项目和机场片区二期64公里污水主干管网启动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目前,空港经济区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设垃圾转运点114个、生活垃圾压缩站+公厕一体化项目13座,配备保洁员1180人、垃圾压缩转运车17台,生活垃圾转运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有效改变垃圾围村现象。伴随着农村村貌不断提升,配套逐步完善,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