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产业集聚”强力牵引青岛工业增长

■在位于青岛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的一汽解放青岛分公司,工人正在现代化生产车间忙碌。

工业是青岛经济的压舱石,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在工业互联网赛道领先“半个身位”的青岛,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推动工业形态的重塑。而观察这一深刻变革的最佳窗口,就是年初确定的青岛市10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

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10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的379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609.1亿元,同比增长12.4%,较规上工业增速快8.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速提升7.3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胶州特种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集聚区和莱西食品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超前谋划布局,聚焦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明确主导产业集群,统筹产业链集聚,整合优质资源要素,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打法,正成为青岛做大经济规模、做优经济结构的加速器。

规模效应凸显

青岛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发展工业互联网正当其时。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招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全面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生态,形成赋能百业的新动力。各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顺应发展大势,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促进了区域内企业组织的相互依存、互助合作和相互吸引,产生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10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中,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及以上的有4个,分别是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平度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集聚区,占10个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80.2%;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在50亿—100亿元的有3个,分别是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董家口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莱西食品产业集聚区,占10个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12.4%。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为发展主攻方向的产业集聚区呈现出发展步伐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势头。

盈利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青岛市统筹疫情防控和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1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利润较去年同期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彰显出全市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活力,为全市工业经济健康稳定运行起到了载体支撑作用,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贡献了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2个集聚区实现扭亏转盈,仅有1个集聚区亏损,同比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7个百分点;亏损面为10%,较上半年下降20个百分点。

10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0.7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26.7%,同比增长31.7%,增幅较上半年提升23.4个百分点。从实现利润总额的绝对量维度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集聚区和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等4个集聚区排名居前;从实现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速维度看,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集聚区和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等3个集聚区均实现利润总额翻一番。

各产业集聚区持续强化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大幅上升,不断实现发展的存量迭代和增量崛起。

“领军企业”强势领跑

用发展的眼光、前瞻的视野,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我市各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在“双招双引”中,聚焦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按照各自产业定位集群招商,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在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数据显示,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领军企业”分为全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50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25亿元而小于50亿元两个档次。前三季度,预期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50亿元的集聚区“领军企业”共有7家,企业户数与上半年持平;共实现营业收入958.8亿元,占整个集聚区营业收入的59.6%,同比增长2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这7家“大块头”分布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区(3家)、平度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2家)、董家口化工产业集聚区(1家)和即墨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区(1家)。其中,“领军企业”一汽解放表现最为抢眼,受政策等多重利好叠加效应影响,一汽解放产能加快释放,日均生产卡车超过900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5%,强力拉动集聚区营业收入增长。

前三季度,预期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25亿元而小于50亿元的集聚区“领军企业”共有5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占整个集聚区营业收入的7.3%,较上半年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9%,高于全部集聚区增速17.2个百分点。这5家“领军企业”分布在莱西食品产业集聚区(2家)、董家口化工产业集聚区(1家)、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产业集聚区(1家)、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集聚区(1家)。

当前,青岛迎来新一轮开放发展的大势,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等,10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正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实现错位发展,推动城市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