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武汉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出台新举措激发新活力

周钢  张卫东  杨琳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李建民

为打造江城改革开放新高地,武汉市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出台了16条新举措。

武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是武汉市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为进一步推动武汉市开发区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再创高质量发展新业绩,近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开发区再赋能。

“该《意见》重点从放活改革自主权、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16条新举措。”这位负责人说。

打破传统行政区管理模式

围绕放活自主权,优化职能、激发活力,《意见》提出优化开发区机构职能,探索“大部制、扁平化、市场化”管理模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优化管委会职能,建立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加强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菅职能。

优化开发区开发运营机制,支持开发区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由专业运营主体负责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专业服务等工作。鼓励开发区运营主体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区。

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激励机制,以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为核心,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开发区可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薪酬水平、分配办法。试行“以岗定酬、按绩定酬”的薪酬制度,将个人绩效薪酬与园区考核系数、部门考核系数、个人考核系数直接挂钩。

突出投资贸易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鼓励开发区积极稳妥复制推广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改革经验。

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放眼全国招聘高端人才,支持开发区事业单位采取公开考核的方式择优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单位无相应空岗的可通过特设岗位予以聘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立“店小二”理念,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推动开发区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集群,《意见》提出推动招商引资扩规提质,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招商、企业入驻服务等,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市场化招商服务机构,按照属地化原则,各区可根据其引进项目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综合贡献度给予奖励。

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大力开展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深入推进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探索形成适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的管理模式,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重点支持已设立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线上线下一站式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进出口相关资质申领、退税、报关、信用保险等综合服务。

聚焦主导产业“补链强链”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意见》提出编制实施开发区产业地图,实施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构建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聚焦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产业等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创新、人才、资金、政策、招商“六链统筹”。支持龙头企业扩区扩园和在现有园区建设“园中园”“区中园”,支持龙头企业扶持本地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促进产城融合,将开发区基础设施纳入全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开发区布局建设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支持开发区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开发区。加强绿色园区建设,加快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升级,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完善机制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围绕增强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意见》提出强化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新型研发机构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运营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投资发展公司+专业研究所”的组织架构,赋予其人员选聘、职称评审、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自主权,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持续深入抓好“创谷”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武汉光源、商业航天、激光应用、高速轨道交通、智能船舶制造、电磁制造、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统筹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整合全市范围内检验检测业务,引导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向开发区集聚。

完善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企业全链条孵化体系,打造孵化“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新兴产业”的摇篮。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聚焦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财政扶持政策。

加强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制度,搭建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对接平台。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每年公开发布智慧城市需求清单,重点面向医疗、教育、公安、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等领域,每年发布50项以上、3年建成150项以上应用场景。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处党支部开展“传承发改优良作风 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对口支援办党支部赴烟台市开展支援协作企业调研暨主题党日活动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半年述职“亮”答卷,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
山东省发改委运行局党支部开展“深学细悟八项规定 躬身践行初心使命”专题党课
破地域限制,优专家资源——济南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资本赋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鄄城县发改局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被命名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

绿色能源

“绿动”齐鲁 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续写ESG答卷
泰安市岱岳区:高效办成充电桩报装“一件事”
筑牢能源动脉安全防线 山东庆云:政企联动进校园开展管道安全实战演练
聊城茌平全力护航中高考,筑牢保电“安全网”
国家电投滨州沾化B12-1(一期)2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并网
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齐鲁粮油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齐鲁粮油”中国行兰州推介会暨2025鲁甘粮食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山东蒙阴抓实应急演练,筑牢粮食仓储安全屏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赴烟台调研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十五五”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座谈会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烟台蓬莱:鸡蛋价格回落,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7月第5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蔬菜、猪肉、鸡蛋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山东蒙阴:7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3.71%
滨州市7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济宁:7月肉禽蛋价格以降为主,蔬菜价格延续涨势
淄博价格指数运行分析(8-1)
青岛:本周生猪价格继续下跌,鸡蛋价格有所回升(7.26-8.1)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