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苹果产业新动能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殷晓旭报道地处胶东半岛的烟台市,苹果产业产值占种植业比重近50%、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全市170多万农业人口从事苹果产业,“烟台苹果”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果业第一品牌。针对近年来从业人员老龄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等问题,烟台市委、市政府把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强力推进“1+1+3”战略,补短板、破难点、强优势,加快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夯实产业基础
要生产高质量的苹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果园。针对全市老龄果园占比较大的情况,烟台市大力推进老龄果园更新改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今年上半年,全市采取伐老建新、高接换头和提升改造三种方式,对47.2万亩老龄果园进行了更新升级,其中成方连片(30亩以上)规模化改造面积达15万亩,占总改造面积的31.8%。此外,建设“市县镇村”四级示范果园3.5万亩以上,其中建设规模1000亩以上的市级标准化果园9个,规模500亩以上的县级标准化果园16个,规模200亩以上的镇级标准化果园74个,“一村一品”村级标准化果园71个。
依托国家苹果工程中心苗木繁育基地建设,烟台市累计选育出“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苹果新品种21个。“山东烟台苹果产业集群”获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复建设,全国同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仅2个。
着力提升品牌效应
要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必须要有过硬品牌。按照把“烟台苹果”打造成世界级知名品牌的思路,该市大力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品牌建设战略。正在筹办高规格的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暨第21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吸引国内外苹果主产区代表参会,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
积极组织义捐献爱心行动,疫情期间组织爱心企业开展“烟台苹果 驰援黄冈”爱心行动,累计向湖北黄冈捐赠苹果220多吨,有力支援了黄冈战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
开展全媒体宣传,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高质量信息700余篇;与烟台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等媒体合作,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同时在机场、车站、港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全方位宣传。举办“苹你最美”烟台苹果主题摄影大赛,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烟台苹果发展成果和风土人情。
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巩固提升线下实体营销网络,上半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建设100个“烟台苹果”品牌形象店;全面拓展线上空间,建设“烟台苹果产业互联网平台”,深耕抖音、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着力构建三个保障
强化组织机制保障。突出问题导向,对标国际一流,烟台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县市区一把手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政策投入保障。多方面争取政策支持,多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国家级山东烟台苹果产业集群项目、省特色高效产业平台项目、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仅省级以上财政投入3年累计超过4.2亿元。烟台市政府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政银担”合作,推出“鲁担惠农贷—果树贷”产品,落实贷款资金超过3.53亿元;市、县两级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近2亿元,支持苹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强化科技引领保障。烟台市瞄准苹果产业发展制高点,搭建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三大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被省政府纳入“1+30+N”创新创业体系。以“政务云”为支撑建设大数据中心,目前正在开展果园环境、农户、品种、投入等49类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栖霞市承建展示交易中心,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的招标工作。三大中心力争9月底前完成硬件建设,10月份正式运营。
据悉,烟台将重点抓好更新改造后的老龄果园管理、示范园区建设、精深加工企业培植、三中心一场馆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宣传推介、节会筹备等方面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烟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