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10-63691890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夏粮收购进展顺利,秋粮收购准备充分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张洽棠

粮食收购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种粮农民利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意义重大。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高度重视,把抓好粮食收购、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夏粮收购进展顺利

夏粮上市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密切跟踪收购进展,分析研判市场形势,加强实地督导调研,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江西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至8月底,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926万吨、早籼稻累计收购472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分别为615万吨、40.5万吨。秦玉云表示,总体上看,今年的夏粮收购呈现三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开秤初期,小麦价格出现一定回落,随着部分省份启动托市收购,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据监测,目前主产区小麦均价约每斤1.18元,较去年同期高约3~5分钱;优质小麦需求旺、销路好,部分优质品种价格在1.27元以上,较普通品种高0.1元左右。这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品种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二是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收购仓容、资金、运力等保障工作,切实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前一段时间,面粉加工企业补库需求较旺,饲料企业增加小麦采购,加上储备粮轮换工作开展,市场化收购十分活跃。截至目前,小麦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87%,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早籼稻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0%。市场化收购保持较高水平,充分说明粮食市场流通顺畅,各类主体市场经营意识浓厚,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日趋完善。

三是农户储粮意愿增强。近几年,由于国内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多数农户减少了家庭储粮数量。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户储粮防灾应急意识增强,家庭存粮相对往年有所增加。对此,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了农户家庭储粮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有的地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建设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仓,有效提高了农户储粮能力。农户储粮增加,有利于“藏粮于民”,增强一家一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丰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层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种粮农户合理安排售粮时机,增加种粮收入。

秋粮收购准备充分

秋粮占全年粮食比重的3/4,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秦玉云表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把握今年的秋粮收购形势:从生产看,秋粮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如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仍将是一个丰收年。从价格看,目前中晚籼稻、粳稻收购价格略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新粮上市后将有所回落,部分省份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大;玉米价格涨幅明显,属于恢复性上涨,仍处于合理区间。从政策看,为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保护种粮积极性,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中晚籼稻(三等)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一分钱,为1.27元/斤;粳稻保持不变,仍为1.30元/斤。

秦玉云表示,为做好秋粮收购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及早着手谋划,周密部署安排;各地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国家有关部门近日联合下发秋粮收购工作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上,作出全面动员部署。二是加快腾仓备库。聚焦部分主产区反映的仓容问题,加快仓储设施维修改造,敦促已销售成交粮食及早出库,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确保“有仓收粮”。总体上看,主产区仓容能力基本能满足收购需要。三是做好前期准备。各地加强摸排调度,细化工作方案,积极筹措收购资金,开展质检、计量、统计、保管等一线人员的业务培训,备足各类计量、检化验仪器,确保及时开秤收粮。

紧盯“两个收购”“四项保障”

秋粮收购涉及环节多、时间跨度长、社会关注度高,需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秦玉云表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重点抓好“两个收购”、强化“四项保障”。

抓好“两个收购”,即精心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一方面,督促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健全完善市场化融资支持机制,引导支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入市,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产销合作活动,推动粮食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逐步健全优粮优价市场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督促中储粮集团公司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政策性收购,合理布设收储网点,切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强化“四项保障”,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健全完善粮食收购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同,全力做好收购资金、运力等保障。二是强化监测预警。有效发挥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作用,密切跟踪市场形势,紧盯收购进度、价格走势、仓容变化、售粮进展、企业库存等关键环节,及时妥善解决收购中的矛盾问题。三是强化收购监管。加强对收储库点定点、收购、质量验收等各环节监督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发挥12325全国粮食监管热线作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四是强化督导调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适时赴重点产区开展督导调研,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

秦玉云表示,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创新为农服务方式,让农民舒心卖粮、便捷卖粮、安全卖粮。重点抓好“六项服务”:一是预约服务。对售粮量较大的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粮食经纪人,尽量采取预约收购方式,有条件的可开展预约检验。二是产后服务。发挥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帮助种粮农民提高粮食质量等级、增加卖粮收入。三是储粮服务。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做好庭院储粮,避免发生霉粮坏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配备科学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推动节粮减损。四是信息服务。及时发布秋粮生产、质量、价格、供求、收购进度等信息,引导收粮企业积极入市、售粮主体有序卖粮,稳定市场预期。五是掌上服务。拓展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功能,继续推广“互联网+收购”,提高粮食购销自助化、便捷化水平。六是防控服务。认真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指导收粮企业和售粮主体做好必要防护,确保疫情防控和粮食收购两不误。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宁印发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山东推出28条具体措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创新“三聚焦”机制 山东寿光全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山东临沭: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
山东栖霞:强化梯度培育,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东省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党支部与省水利厅有关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聚力担使命 水润农经促振兴”主题党日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评督处开展“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永葆初心使命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一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0.1个百分点

绿色能源

促进新能源消纳,山东省能源局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山东持续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煤电向兜底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山东: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导和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扛牢央企责任,国网山东电力全力确保新能源“量增率稳”高质量发展
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山东多举措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山东聚力实施“八大行动”,全力保障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开展“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
“智汇齐鲁 绿动未来” 2025中国(山东)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召开

齐鲁粮油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到山东开展粮食南南合作技术调研
把好四个关卡,枣庄高质量完成市级储备油轮换工作
以青春之力护航青岛粮安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党员干部赴省廉政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
以学促干 学用相长 山东举办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
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研组在山东调研粮食经纪人工作
滨州召开全市粮食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济宁:本周粮油价格以稳为主,蔬菜价格小幅下滑(5.9-5.15)
5月19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山东沂源:与上周相比,鸡蛋、蔬菜价格涨跌不一
滨州:猪肉价格整体稳定,蔬菜和鸡蛋价格降幅收窄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5-16)
泰安:肉蛋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季节性下降(5月8日-5月15日)
山东蒙阴:本周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23%
临沂商城周价格总指数为103.48点,环比持平(5月8日—5月14日)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