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成趋势,制度建设作保障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潘晓娟
8月12日,由CF40(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专家撰写的《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梳理并探讨我国智能金融发展问题的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智能金融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专家在“CF40·孙冶方悦读会”上指出,智能金融的发展,能极大地增强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普惠性,助力解决普惠金融难题。
智能金融前景向好
“在整个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处于深化应用阶段,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悦读会上表示,国家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以及产业智能化升级等是需要重点加以关注的。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进展,应用场景的占比超过了40%,在智能投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智能金融的一些关键性技术也在逐渐成熟,其中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比较稳定、比较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金融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扩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李东荣分析,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有效推动金融产品服务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另一方面,它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技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对于智能金融,要看到它的发展趋势,发展得好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亟待出台原则指引
“目前,英国、欧盟、日本等在人工智能应用金融领域上已经出台了一些原则指引,一些国家在某个专门领域还做了具体的规定。相比较而言,我国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没有一个原则指引,目前所有的一些制约性要求还比较零散,分布在不同环节中。”李东荣建议,下一步,亟待对金融风险实行智能预警管控,这会为我国智能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应该加快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在这方面的原则指引,这样才能使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探索不至于走偏,保持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
针对原则指引中具体包括的一些内容,李东荣给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建议:
一是依法合规。依法合规是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智能金融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有底线和边界,因为金融是风险较高的行业,对它的管理要更加严格。但是,创新往往总是走在监管的前面,这些法律如果要等它完全出台可能会有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比较好的创新应用不至于被忽略、被耽误。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其缺乏边界的制约,这会对社会形成负面影响。监管沙盒还是很重要的,通过监管沙盒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智能金融有所制约,能够摸索出适合广泛推广的经验。
二是贯彻以人为本。推动任何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出发点都是为了增强人民群众对于金融服务产品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做到对每个产品的可追溯、可审计,能够保证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比较清晰透明的。
三是安全可控。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风险管控,因为金融领域里最大的问题和最大的挑战就是风险防控,这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所以,当强调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时,就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权责清晰。不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还有金融商业机构,在推广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时,审计程序、社会披露程序等都要做到权责清晰、链条清晰。我国要抓紧出台原则指引,这些原则指引可以把这些要素涵盖到。
李东荣表示,目前,我国金融领域一个重大的难题,就是普惠金融目标还很难实现,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金融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它的生产效率。
谈到智能金融的未来发展,李东荣强调,“一个非常好的愿景是,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它的普及程度和深入程度,那么普惠金融的目标有可能会在中国率先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