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金融活水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据山东省银行业协会消息,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把助力产业兴旺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积极融入当地特色产业,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书写了普惠金融“大文章”。
金融提鲜“蚝美味”
蚝,北方叫作牡蛎,在南方称为生蚝。近年来,“乳山牡蛎(乳山生蚝)”声名鹊起,广受食客赞誉和喜爱,是因为它产自这个位于北纬37°黄金海岸带的海滨小城,天然纯净、温度适宜的完美环境成就了乳山牡蛎个头大、肥满度高、肉质爽滑、味道鲜美的独特品质。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紧紧围绕服务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牡蛎产业发展特性,瞅准时机精准发力,通过金融“活水”为乳山牡蛎产业注入新动能,催生出年产值过百亿的“蚝”产业。
站在乳山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华新产业园的码头上,看着刚刚从远离海岸4公里养殖区采收满载牡蛎回港的机船抵达码头,工人们正忙着卸船和分捡,养殖大户于经理高兴地说,“去年秋天上的秋苗长势良好,个大肉满,商品率高,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的养殖海区达2300多亩,年产量300余万斤,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于经理养殖牡蛎有6年多时间,随着乳山牡蛎声名远播,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牡蛎养殖前景看好,扩大养殖规模势在必行。扩大养殖规模需要大量资金,但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让于经理犯了难。邮储银行威海市分行在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对接,最终成功发放“牡蛎产业贷”300万元,一下子解决了于经理的难题。
“有了邮储银行这笔贷款,我去年秋天及时‘上秋苗’,顺利扩大养殖规模,正好赶到春节前上市,效益可观,非常感谢邮储银行送来的‘及时雨’。”于经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正是有了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让乳山牡蛎养殖“基本盘”固本强基,越做越大,为乳山牡蛎走向全国充满了底气。据统计,目前乳山市牡蛎养殖海域面积达7万亩,年产量达30余万吨,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鲜品市场占有率、高端市场占有率均列国产牡蛎第一,并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金融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
菏泽市鄄城县素有“中国绿色药都”之称。自古以来,鄄城县舜王城村人就有种植和经营中药材的传统,舜王城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继安徽亳州、河北安国之后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是全国十七家大型中药材市场之一、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
“我们从老一辈就开始从事中药材相关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了。我始终坚持一点,不管干什么,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山东国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总说。马总是菏泽市鄄城县舜王城中药材专业市场有名的药材购销大户,药材购销品种达七八百种,销售往全国各地。信誉与品质是他能在竞争激烈的药材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一步步做大做强的原因。
“今年药材价格涨幅较大,收购药材占用的资金也较往年增加不少。这些年,在邮储银行的支持下,我的中药材收购生意也越做越大。今年中药材行情好,邮储银行菏泽市分行又在最需要的时候为我送来‘及时雨’。”马总感慨道。
当马总为收购中药材周转资金发愁时,邮储银行菏泽市分行现场走访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后,推荐了“产业贷”,短短两天时间,300万元贷款资金到账,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邮储银行菏泽市分行推出的“产业贷”“极速贷”等线上金融产品,重点支持鄄城县特色中药材发展,为中药材上下游客户提供了“一条龙”信贷服务,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围绕“小而美、美而优”的乡村特色产业,针对存在的“缺抵押、少担保”的融资难点,坚持“一业一策”的服务策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产业特点,通过匹配181个特色服务方案,建立白名单开发机制;通过深化银担平台合作,聚焦粮食、果蔬、生猪等重要农产品领域;通过积极探索推进大蒜、辣椒等农产品动产质押,盘活农村“弱资产”,丰富担保措施;通过发挥中国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独特优势,协同破解农业农村面临的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难”问题。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已累计为11万个人经营户提供贷款533亿元,全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800亿元,乡村振兴监管考核评价连续4年荣获“优秀”评级,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持续贡献“邮储力量”。(文、图: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