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业扶贫模式 山东让贫困劳动力端稳"饭碗"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5年来,在扶贫扶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等方面,山东人社部门通过做长“协作链”,做实“政策链”,做宽“岗位链”,做强“技能链”,做优“服务链”的“五链合一”多链式就业创新扶贫模式,首创“就业扶贫车间”“互助扶贫公益性岗位”“劳务扶贫合作社”,开展有组织转移就业。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劳务扶贫合作社、乡村振兴劳务社等,通过“村两委+合作社+贫困劳动力”“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劳动力”模式,开展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企业招工难问题。
聊城市阳谷县,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劳务合作社”新型就业模式,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建成劳务合作社19处,现有社员1500余人,同时带动临时性、季节性就业农民2300余人,主要从事绿化、道路养护、环卫清洁、社区物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承接工程等工作。在建成的合作社中,已吸纳贫困户86人,50岁以上大龄劳动力占比达一半以上,社员年均收入最高可超过2万元。
技能不足是阻碍贫困群众就业的难点之一。在促进贫困群众就业过程中,开展农业生产和务工创业等基本技能培训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线上先期理论培训+线下后期实操训练”的职业技能分段培训模式。省、市遴选63家线上培训平台重点面向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并按5元/学时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推行职业培训业务外网申报、内网经办模式,将培训报名、开班备案、补贴申请等业务迁移到省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大厅,实现网上办理,确保培训工作高效运转。今年以来,全省面向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开展线上免费培训73.37万人次。
努力提高培训“精准度”。面向有培训意愿、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推行“短平快”技能培训。鼓励各县区通过项目制方式,向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整建制购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培训;对承担项目制培训任务的培训主体,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对就读技工院校的全日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免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免费推荐就业岗位,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五免一享政策。脱贫攻坚以来,全省累计对8万名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技工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近6000人。
不断汇聚就业扶贫合力,巩固脱贫成效,山东让贫困劳动力端稳端牢“饭碗”。截至2020年11月底,山东省已务工就业贫困劳动力39万人,其中国标贫困劳动力17.8万人,占去年的101.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