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泰安市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围绕“数据资源整合、要素流通配置、场景创新应用、产业生态培育”四大核心环节深化改革创新,打通数据要素价值化全链路径。相关经验入选山东省改革精品案例,并作为典型案例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泰安市以“数据资源整合”为先手棋,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数据资源池。通过建立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建、用”运行机制,集中审核、统一建设、部门应用,实现公共数据集中管理。开展公共数据汇集治理攻坚行动,汇聚公共数据105亿条,实时更新率超60%。开展企业数据资源摸底,打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14个,6个被纳入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奖补名单,让沉睡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资产。
如何让数据“动起来”“用起来”?泰安率先破题,构建起数据要素市场化运营新范式。首批授权8家企业在金融、文旅等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创新数据产品二次确权模式,明确授权单位对衍生数据产品的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首创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指导新基建、东信智联等多家企业完成入表3416万元。搭建泰安市数据要素管理服务平台,成立区域性数据资产认证登记评价中心。制定《泰安市数据要素券发放实施方案》,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
在泰安,数据要素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打造多个应用场景。上线“信用精准画像”等数据产品,赋能银行信贷业务。“寿比泰山”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51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商家进驻。“泰山+畅游天下”平台整合票务、酒店等数据资源,形成“一部手机游泰山”服务生态。以齐鲁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为试点,探索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泰山易停”平台提供停车服务近700万人次。打造恒信高科智慧配煤系统等200多个“数据要素×”场景,全面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为确保改革行稳致远,泰安构建起“技术+制度”双重保障体系。泰安市委、市政府成立数据产业化工作专班,出台《关于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泰安市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率先构建了公共数据价值化实现路径。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应用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数据可溯可审计”。加快壮大数据标注产业,集聚30余家数据标注企业,初步构建起从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到大模型训练应用的全流程产业链条。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