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去年前11个月规上服务业强势复苏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通讯员 孙恺琳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服务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市突出抓好“一守六保三促”,推动服务业强势复苏。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去年前11个月,若剔除特殊企业影响,我市规上服务业呈现出正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收入增速逐月回升,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十大门类“五升五降”,重点企业支撑明显
去年10月份,我市首个全程无接触式的智能垃圾收集站在绿地健身公园投入使用,市民投放垃圾时,无需用手碰触垃圾桶,只需对着感应器挥挥手,垃圾桶上方的盖板便会自动打开。整个垃圾投放过程避免了市民污染双手,这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更加注重环境卫生的市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趋势,也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根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从分门类划分来看,我市规上服务业十大门类“五升五降”,重点企业支撑明显。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优势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分别增长49.5%和44.6%。其中,泰晟环境服务(山东)有限公司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提升”这一核心战略,坚持部署“城市大管家”和“环保创新技术”双轮驱动发展路线,建立首个全程无接触垃圾站——“泰晟”智能垃圾收集站,发展势头强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十大门类中收入总量最大的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增长6.7%,增长较为平稳。山东泰盈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服务外包行业的引领者,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历史新机遇,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收入增长较快,拉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个百分点。
此外,去年1—11月份,我市房地产业、教育行业由负转正,分别增长2.7%、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呈小幅下降态势,分别下降3.3%、4.3%和1.1%,总体回升较为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受个别企业影响下降70.5%,若剔除特殊企业影响下降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恢复进度仍然较慢,下降54.7%。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
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看,去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同比下降37%。若剔除特殊企业影响,1—2月份、1—5月份、1—8月份、1—11月份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4.1%、-8.7%、-2.8%和0.8%,呈逐步回升转正态势。
从发展质效看,1—11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9.9亿元,增长13.7%;应付职工薪酬38亿元,增长6.9%;期末用工人数5.8万人,增长4.3%;月人均薪酬5952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44元。
新动能不断涌现,发展活力逐步释放
疫情带来的是冲击,也是挑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我市紧抓“十强产业”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大力培育“四新”经济,推动服务业新兴产业逆势发展,发展活力逐步释放,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去年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服务业相继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7%、4.2%和2.1%,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7.3%、34.5%和22%,应付职工薪酬分别增长5.4%、5.6%和0.3%,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增长。
企业经营回暖,发展信心增强。四季度规上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报告显示,88.5%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一般”,比上半年提高7.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等行业发展较为景气,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52%、134%、150%和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