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精准监督破解不动产登记难
中国发展网讯 “之前担心房产证办不下来,现在政府主动跟进,手续很快就办好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百汇秋园小区业主孔先生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难掩脸上的笑意。因为某些房地产商破产或者手续不全,导致部分群众登记资料缺失,造成的“登记难”问题,一直是兖州区纪委监委关注的民生痛点。
兖州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自然资源局组建双工作专班,通过强监督、破梗阻、建机制,推动28个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小区、5476户居民及27家民营企业告别“登记难”,更在全省首创破产企业“带押过户”模式获得全国推广,以精准监督破解民生痛点。
破解“登记难”,责任落实是关键。该区纪委监委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化为监督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具体措施,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畅通信访举报平台、12345热线等渠道,组织督查组深入社区、登记大厅走访,确保问题早发现、快处置,让监督直抵民生一线。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吃拿卡要”等行为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针对登记流程中的“中梗阻”,区纪委监委以监督推动部门协同,打破壁垒梗阻。组织多部门召开协调会,促进纪委监委、自然资源、住建、税务、法院等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督促精简环节、压缩时限,让服务更高效。在监督推动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已将100多家金融机构纳入合作范围,抵押登记效率大幅提升。创新推出的破产企业“带押过户”模式,已帮助3家企业完成6.5万平方米土地、2.9万平方米房屋的快速流转,涉及金额3343.7万元,让“沉睡资产”重新激活。“交房即办证”服务更惠及25个项目17764户居民,切实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为防止问题反弹,该区纪委监委以监督推动建章立制,督促出台《助力支持“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惠企措施二十条》,将“带押过户”“交房即办证”等成熟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同时推动设立“历史遗留问题专窗”,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省心。
从分类破解开发商欠费、手续不全等“硬骨头”问题,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效率,兖州区纪委监委始终以监督实效回应群众期盼。下一步,该区将持续紧盯不动产登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以群众幸福、企业满意为目的,进一步加大“登记难”专项整治力度,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优化提升,让群众的“安居梦”更踏实、更温暖。(吴晓丹 陈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