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看东营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报道  据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消息,自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来,东营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要求,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统筹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全市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发展布局。结合东营发展优势和特色,谋划提出了“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新时代目标定位,引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去年以来,东营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研究提出了“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盐碱地高质高效农业创新高地、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沿黄沿海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聚焦“5+2+2”产业,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为主、企业为尊、集群发展”,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做大做强石化、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特色产业,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文化旅游两大优势产业,突破发展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石化产业,PX一期今年9月1日正式投产,二期接续开工;威联化学250万吨PTA、利华益40万吨ABS树脂一体化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橡胶轮胎产业,推动浙江物产对盛泰、涌金等轮胎企业的并购重组,引导华盛、恒丰等骨干企业通过债务接管、股权合作等方式参与产能整合。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发挥山东国瓷、新发药业等龙头企业作用,建设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氧化铝纤维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5G用关键材料、高端电磁线等项目加快推进,与潍柴、云贵集团合作的催化剂涂覆项目年内开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施总投资246.7亿元的321个技改项目,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1%。分三批遴选125家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市县协同、“一对一”政务服务,前三季度利润增长114%。稳步推进企业上云,新增上云企业1001家。

突出项目带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首先,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发展以项目为导向,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攻坚方案,集中推进76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立健全“3+N”重大项目快速决策机制,召开“3+N”重点项目会商周例会22期,滚动调度七类项目4轮,解决具体问题251个,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35个省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99.97%;20个省补短板项目开工率85%,投资完成率75%;171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95.3%,投资完成率79.6%。争取四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33个、额度129.66亿元,目前开工128个、开工率96.2%。其次,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实施“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2+13+N”专业化招引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招引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新签约项目166个、总投资1480亿元,到位内资304.4亿元、利用外资2.98亿元,分别增长5.9倍、4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94人。第三,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争取省统筹用地指标1586亩、预支指标2400亩,盘活低效用地1626亩;完成“标准地”供应7宗、679亩;争取7个项目获省批复能耗88.6万吨。四是加强项目谋划。市县两级成立项目谋划专班,动态完善项目储备库。围绕“两新一重”及“5+2+2”产业体系,结合专项债、中央投资等项目提报要求,初步谋划明年及“十四五”项目611个,总投资1.3万亿元。

加快基础设施提升,增强区域承载能力。编制综合交通网和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谋划重大交通项目216个,构建“一中枢、四园区”物流发展格局。东营市以积极主动姿态,强力推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津潍段建设,在全线率先完成可研报批前的所有工作;北二路主路罩面施工完成34%,12月主路通车;对庐山路进行全线优化设计,广饶段已完工,明年6月全线通车;与省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实施总投资186亿元的6个港产城融合项目;东营港临港物流园、鲁北铁路物流园年内完成主体。围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制定《东营市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提报重大项目183个。与济南签订《济东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沿黄达海高铁通道(淄东高铁)、济滨东高铁、济南至高青高速、小清河至广利港河海联运和汽车装备、生物医药、文旅融合等21个合作事项。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一是持续推进流程再造。“一业一证”改革扩大到20个行业,不动产登记实现省市联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减30%、材料压减50%,小型项目取消施工图审查。推动108个单位、445个系统上云,“东营掌上通”注册用户突破40万,归集事项突破500个。二是深化开发区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全面推行竞争性选人用人、市场化开发运营和专业化招商,建立KPI考核和绩效薪酬制度,新华社专题报道该市经验做法。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支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三是着力突破体制瓶颈。组建市铁路港航中心、口岸和物流发展中心,专业化推进交通物流事业发展;调整优化市化转办职责,整合设立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服务中心,理顺危化品领域部门监管职能;统筹抓好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建设,设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四是强化科技赋能。稀土催化研究院首批科研和管理人员已到位,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石油大学、油田检测中心签订共建协议,海工装备研究院、氧化铝纤维研究院加快建设。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到551家,59家入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达到15家、26家;新增院士工作站6家,居全省第4位。

通过三年来的加压奋进、持续用力,东营市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积极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7-2019年,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分别达到324.65亿元、387.25亿元、489.9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2.3%、13.9%、16.8%。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生产总值增长2.5%,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居全省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增幅连续保持全省第1位。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

绿色能源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8月临沂商城月价格总指数为102.47点,环比下跌0.03点
青岛生猪价格继续低位震荡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