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看山东

近三年来,山东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聚焦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上半年,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8%,高于“十强”产业增速2.2个百分点;“四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28.3%,比2017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1-8月份,“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7.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8.6%,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

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中,山东用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与成绩证明: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

紧抓历史机遇,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把握主动,争得先机。

山东紧紧抓住这次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奋起直追,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

2018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坚决把这项事关山东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抓到实处。

2019年,山东将这一年确定为“工作落实年”。2月11日,在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再次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奋斗精神,崇尚真抓实干,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让蓝图成为现实。

2020年3月1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山东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一切围绕高质量发展、一切服务高质量发展,头拱地、往前冲,迅速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从2018年全面谋篇布局、持续有序推进,到2019年强化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再到2020年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推进重点工作攻坚,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山东搭建起制度创新的“四梁八柱”,构建起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基本框架,八大发展战略齐头并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呈现出一系列看得见的趋势性、关键性的深刻变化。

搭好“四梁八柱”,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整装待发,全面起势。

近三年,山东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政策保障,依据《总体方案》,科学编制《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分别解决了“试什么”“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出台“十强”产业专项规划,在财税金融、人才支撑、土地供给等方面配套制定政策性文件500多个,颁布实施全国首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构建起完备的政策体系。

着眼长远,关于未来山东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山东纵深推进“三个坚决”,深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探索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举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2018年以来,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关停化工生产仓储企业1500多家,化工园区从近200家压减到84家。2019年全省压减生铁产能465万吨、粗钢923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压减任务。持续压减煤炭、粗钢、生铁、焦化等产能,高耗能行业投资持续减弱,PM2.5约束性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任务。2020年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好于时间进度要求3.7个百分点。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技改投资负增长的局面得以扭转,今年1-8月份技改投资增长5.6%,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加快传统产业布局调整,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世界高端铝业基地、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山东重工商用车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全省石化、冶金、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上半年,高端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增长3.6%,其中现代高效农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增速超过10%。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新增长点快速崛起,云课堂、远程医疗、虚拟会务等新模式蓬勃兴起,海尔卡奥斯、浪潮云州两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占全国总数的1/5。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高于“十强”产业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7个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首批45个“雁阵形”集群总销售收入一年来同比增长9.3%。

脚踏实地干在实处,开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山东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全省经济新动能开辟新局面。

即使在最艰难的2020年,山东经济运行主要指标都好于预期,疫情下逆势上扬,企稳向好。今年1-8月份,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作用凸显,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0.9%,比年初提高0.3个百分点。自贸区济青烟三片区差异化发展, 试点任务实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7项制度创新案例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认可,实现建设良好开局。

这不仅是在疫情影响之下激流勇进的坚挺,更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经济结构在变优、质量效益在提升、动力活力在增强、战略空间在拓展、发展环境在重塑。

截至目前,1798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79.32%,累计完成投资423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9%。“两新一重”项目加速推进,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济青高速改扩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全面建成,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9年底分别达到1987公里和6447公里,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省内高铁成环运行。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谋划储备新基建项目101个,开通5G基站超过5万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1-8月累计开行欧亚班列1020列,同比增长44.5%。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山东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新势力”正在崛起,“新动力”正在培育,“新活力”正在迸发。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山东将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干在实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开启新征程、取得新突破。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座谈会

绿色能源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2025年泰安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8月临沂商城月价格总指数为102.47点,环比下跌0.03点
青岛生猪价格继续低位震荡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