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平台助力数字化转型企业提质增效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王晓涛
某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过去的排产周期长达24小时。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积极参与这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新的系统投入运行后,排产时间大幅缩短至30分钟,并且自动调度物料,效率提高90%,通过能耗管理降低能耗10%。
这只是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积极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系统改造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日前举行的智能制造平台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云论坛上,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副理事长、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会长郑炳权介绍了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成立一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并就专委会会长、副会长单位在汽车制造、家居、锂电、印染、市政、能源、冶金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
郑炳权表示,过去一年,在工信部、北京市经信局和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的指导下,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取得了亮眼的成就,包括实施了多个行业的智能制造标杆性项目,积极参与了11项标准和白皮书撰写工作,成立了汽车、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家具五大行业特设组等。通过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对企业智能制造系统的积极改进,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广西五菱汽车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微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实践,排产周期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为10~20分钟。
——绍兴某印染企业的生产主要采取订单生产方式,生产具有连续化、多机台、手工操作等特点。由于订单小批量、多品种、工艺复杂多变,影响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生产管理十分困难。通过智能制造实践,生产对插单可及时响应,全车间生产效率提升8%,订单交货准时率由原来的70%提升至90%,并且有效控制了成本浪费,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不低于80万元。
据介绍,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十分重视与各专委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入了数字中台专委会,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进行产学研关键技术研究,申报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相关的重点项目,联合沈阳市中科佑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亚控家居合资公司,深耕细分领域,赋能工业企业。此外,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还前往浙江智能制造专委会交流工作经验,寻求跨省合作和业务对接。在政府项目申报工作中,专委会也积极参与,目前已经取得工信部“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北京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北京市两化融合贯标管理贯标体系试点企业等荣誉,并且积极加入广东、重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资源池。
郑炳权表示,未来专委会将在发展工作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以行业特设组为单位发展行业设备商、集成商合作伙伴,构建生态赋能工业,加强各企业之间合作,加强产学研用协作创新,积极开展标准制订及智能工厂建设实践工作,将专委会的规模和业务做大做精,实现数字领航,为中国工业赋能。
最后,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闫同柱指出,智能制造平台专委会未来要积极促进制造单位和企业联合互补,走进产业园区,推动智能工厂项目落地,以开放、合作、创新、协同的理念,促进智能制造行业生态、体系化发展。智能制造专委会在时代背景下更应承担起责任,帮助自动化企业完成产业升级、推进项目落地,加速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化,实现工业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