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催生新动力 智能化改造推动山东东阿工业转型升级
技术改造,是工业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助推器”。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攻坚,实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面对新产业技术革命颠覆性的强烈冲击,东阿县如何通过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制造”向“智造”升级?近日,记者走访了东阿县几家代表性企业,了解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为企业带来的改变。
改造升级,创新驱动转型
在高端精密钢球应用领域,目前国产钢球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钢球是轴承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但做这样一个圆溜溜的小钢球,并没有看上去如此简单。”东阿钢球集团总工程师杨吉明告诉记者,为了打进高端市场,东阿钢球在充分调研了钢球行业现状后,建设起了装配数字化生产车间。
在东阿钢球的热处理车间,记者看到,这里的生产线全程采用电脑控制,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杨吉明介绍,传统人工或者机械抓取钢球时,由于温度、力度、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钢球质量达不到高端产品需求的标准。“钢球的精度要求极其严格,基本规格在小数点后四位,有时工人用手摸一下,钢球就要报废了。”
为了将外因对钢球精度的影响降到最低,东阿钢球创新使用了AGV自动输送系统,从精研车间到光电车间再到成品库,实行全程密闭运输,有效减少了温度、工人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干扰,钢球精度大幅提高。同时,通过“机器换人”,原本需要3000人工作的厂区目前只需1500人即可维持运转。
6月12日,东阿钢球集团与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签约,精准制定和推广智能化改造方案。“智能化改造是在‘机器换人’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必然技术路径,这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杨吉明表示。
革新技术,打造行业领先
8月15日,在东阿阿胶的复方阿胶浆生产车间内,几只6轴机械手臂正在有条不紊的搬运着装满空瓶的上瓶盘。“我们对引进的这些机械手臂进行了改造,在手臂前端针对我们的专用上瓶盘设置了对应的定位销,通过PLC控制系统+视觉检测+专用夹具手联合控制,用于产品的上瓶、卸盘,经过改造,劳效提高了60%。”东阿阿胶设备保障部副总王兵告诉记者,这一技术在国内小容量口服液生产行业内属于首创,并申报了发明专利。
从搬运空瓶,到灌装、包装,行走在车间细长的走廊里,种种画面进入眼帘,让人感觉整座车间就像一个巨型机器人,各部位协调、高效地运转着。
智能化、自动化因子,已经深深嵌入到东阿阿胶各条生产线的诸多环节。在阿胶生产车间,一台电脑控制着生产全程的几百个指标,生产线上蜘蛛手机器人飞快地分拣胶块,除了分拣放置之外,蜘蛛手还有质量判断的功能,自动识别分辨出不合格的产品……曾经传统工艺中的842个控制点如今都变成了精准的数字指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巨大飞跃。
“机械设备的改造,只是智能化的一个方面。”王兵表示,智能设备可以从供应商获取,但要真正将智能化落地,还需要人、管理模式与这些设备的匹配。
政策支持,掀起技改热潮
最近几个月,东阿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改科科长刘振三天两头的往经济开发区跑,目的便是为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改项目进行评估。
“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唯一一家体温计生产企业,主要生产以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产品为主的‘老企业’,自疫情以来,公司准备对医用防护品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口罩6000万只、电子体温计75万支及镓铟锡体温计15万支,这不,企业负责人想要咨询他们的技改项目能否获得政策的支持。”刘振介绍说。
为激发企业技改热情,东阿县围绕全县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项目一方案”,面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予以帮助协调,并派专人持续跟踪。根据企业技改问题和效果进行科学分类,建立技改项目工作台账,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全力推动工业技改。
“技改是企业逐利市场的必然选择,但东阿给予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对企业技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公司副总刘芳感慨地说。“工信部门工作人员下沉到企业,宣讲政策,帮助解决技改过程中的难题,更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智力’支持。”
政策的优惠、资金的补贴,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截至目前,东阿县重点技改项目已全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