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质力量绘就人与自然和谐新篇——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中国发展网讯 4月18日,以“知行地球·心系家国”为主题的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由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等单位共同承办,汇聚地学界、教育界、科技界代表,以学术交流、科普实践、精神传承为载体,为守护地球家园、推动地学发展注入多元动能。鲁南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光宇出席活动。
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以“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刻剖析学科交叉与思维教育对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作用,为地学领域人才培养锚定方向;吉林大学于平教授通过宣讲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将科学家精神与师范教育深度融合,呼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科教实践的内生动力。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监事长刘元生系统解读地震监测预警技术进展,结合我国最大地震预警网建设、山东省“AI+监测”智能化实践等案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防灾技能,推动“科技防灾”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周坚鑫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昨天与今天》报告,则从技术革命视角切入,展现AI与地球物理学科融合的无限可能,引发对“科技+教育”创新路径的热烈探讨。举行的“教书育人见证物捐赠仪式”上,黄大年生前使用的野外勘测工具、定向运动地图等珍贵物品正式入藏中国教师博物馆,为传承科学家精神留下实物注脚。
这场跨越学科与代际的科普盛会,不仅是地球科学的“知识盛宴”,更是一次“知行合一”的行动倡议。鲁南院将坚持以地质报国为初心,践行地质人使命,以脚步丈量山河,用科技守护家园,让地质人的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守护地球家园的征程中持续闪耀。(图文: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