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铁骨”挺起日照坚实有力的城市脊梁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日照因港设市,虽然城市不大,却有一身‘钢筋铁骨’,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临港经济特色鲜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山东省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在10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日照专场上向记者介绍,“十三五”期间,该市围绕“聚力推动发展 扎实为民造福 加快实现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精彩蝶变”:全市GDP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1%;规上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70.6%、137.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连续4年居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2.7%,较2019年同期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3%,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是4年来同期最高;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1%,全省第一;外贸增长48.5%,创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增幅全省第四。1-9月,财政税收占比82.9%,比全省高8.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
“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就是一串串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李在武表示,这几年,日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新旧动能转换不松劲,在扎实推进“三个坚决”的基础上,日照重点抓了4件事。
一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实践证明,一个城市的兴起,源于工业;衰落,也往往在于工业。围绕打造临港涉海产业转型示范区,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数字经济、综合能源、现代海洋、生命健康等产业,推出了科创、人才、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筑牢了实体经济“压舱石”。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阳光海岸带精品旅游,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比如,钢铁产业,拥有山钢、日钢两大钢企,是日照第一个千亿级产业,去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汽车产业,日照是韩国现代汽车的全球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中兴汽车已经投产,长城威奕汽车年产30万辆项目,只用了400天,一大片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汽车产业将成为日照第2个千亿级产业。海洋产业,日照有着“小城大港”的特点,去年日照港的货物吞吐量4.96亿吨,居沿海港口中国第7位、世界第9位。认真落实海洋强省战略,聚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率先推出加快发展向海经济行动计划,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示范城市。2020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增长30%,近几年,海洋经济年均增长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日照有省级园区7个,软件园数量全省第三。“数林指数”,由去年全国城市第11位,攀升至第8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4位。现在,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像英锐半导体、中科曙光、东华软件、越疆机器人、能链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子日照,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是打造优良产业生态。下大气力抓龙头、铸链条,积极培育产业森林。比如,钢铁产业,已招引“吃钢嚼铁”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230亿元;耗材本地化用量由不足10%,提高到22.6%;钢铁板带材,中高端产品占90%以上。依托长城、中兴、五征、现代等龙头企业,集聚起35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整车本地配套率从不到20%,提高到40%,农用车稳定在80%。
三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好项目走”,全力抓招商、扩投资。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4.67亿美元、增长149.6%,创近10年新高。今年,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突破年”,制定了考核激励办法,抓实重大项目提级会商等机制,真正把“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排座次”的声音叫响做实。1-8月,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9.2%,到账内资增长3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42.1%,资金到位率显著提高;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一,开工率全省第三。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创新开展“听民声、走流程”体验活动,聚力打造“全照办”政务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