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7905608 投稿邮箱:cehsds@126.com

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 在扩大开放中促发展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一隅。(段婷婷 报道)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山东的壮丽气象。

“十三五”即将收官,山东对外开放交出亮眼成绩单: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实际使用外资146.9亿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2003家,增长17.5%,实际使用外资累计增长27.9%,高于全国25.4个百分点……

山东坚持开放强省的鲜明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矢志不渝扩大开放,制度型开放迈出新步伐,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取得新进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征程上,山东一步步走深走实。

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境界——

搭建“四梁八柱”,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11月10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日本专场活动在山东济南与日本东京举行。自8月27日“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欧洲专场开始,不到3个月时间,山东已接连举行5场高规格的与世界500强连线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连线对话,深化与海内外投资者沟通交流,坚定了投资者信心,拓展了合作新领域、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定扛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使命担当,精心设计、统筹谋划,把握统筹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推出务实有效举措,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跑出“加速度”。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

2017年召开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对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具体部署;2018年召开全省“双招双引”大会,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客商投资山东;2019年把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省委召开三次全会,均以深化改革为主题,扩大开放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始终;2020年把“开放倒逼改革”纳入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以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新平台,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先后获批建设;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开,综合保税区整合优化;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外交部“蓝厅”推介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接连举办,对外开放在更高起点上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联通国内国际市场——

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及时推出稳外贸、稳外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与此同时,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定不移扩消费、强投资、优供给,让各类市场主体共享山东市场的“大蛋糕”。今年一季度,山东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0.9%,二季度增长14.3%,三季度增长78.6%,一季更比一季好。

今年以来,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外开放面临巨大挑战。越是风险挑战大,越要矢志不渝扩大开放。今年7月,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按照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培育内引外联大产业、构筑互联互通大门户、搭建先行先试大平台的思路,山东将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高地、高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科技创新合作高地、国际地方经贸合作高地、人才集聚发展高地、区域协同开放高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意见》提出一系列目标和任务举措,构建起山东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四梁八柱”,推动山东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拓展。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引进来走出去,以开放汇聚全球资源要素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山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为迫切,而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能不能育新机、开新局,取决于能不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转换动能。

11月5日,走进济宁市兖州区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项目现场,9座厂房和配套的办公楼、餐厅、车间辅助房正在同步施工,在当地大力招引下,德国罗特勒、西班牙埃玛赫、华中数控、上海航天等6家数控机床企业即将进驻,与兖州本土企业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联手做强做大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以世界眼光观山东,这个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海洋等“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正加快成长,并形成自身独有的产业生态系统。这其中,自然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容量。近年来,山东持续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既推动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生态集群化,又为全球资本、人才奉上了创新发展的“山东机遇”。截至2019年底,山东累计引进500强企业218家,投资项目779个。

“引进来”,打开了山东经济接轨国际的“一扇窗”;“走出去”,增强了山东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从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硅谷,到欧洲的亚琛,再到亚洲的东京,潍柴集团已在全球多地设立了研发中心,组建起5000多人的研发队伍。董事长谭旭光说:“研发中心无总部概念,哪里有人才,就在哪里建。”

配置资源的空间越大,效率就越高,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

打开视野的山东人,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中谋划推进:整合“齐鲁号”欧亚班列,线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44个城市;2019年累计开行1054列,同比增长185%,完成省政府下达年度任务目标的2倍。前不久,今年第1200列“齐鲁号”欧亚班列从济南董家镇站发运,标志着“齐鲁号”欧亚班列提前两个半月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开行目标;创新境外园区发展新模式,出台《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拓展“合作区+”发展功能,提升产业聚集和出口带动效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37个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外贸新业态跑出“加速度”,“十强”产业利用外资进入“快车道”,服务业扩大开放开启“新赛道”……以开放汇聚全球智力、产业、金融等资源要素,山东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鲜明。

释放制度创新的“红利”“引力”,厚培开放发展的丰沃“土壤”——

登高望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375.1137万元,成交!”今年9月10日上午,山东省济青烟(莱西)国际招商产业园一块“标准地”,在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功拍卖出让,成为山东省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首宗以“标准地”模式出让的地块。中安芯界(青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拍得这块土地50年的使用权后,当天下午施工队伍就进驻了项目场地。以标准地方式全球精准招商,这里做到了“落地即开工”。

当前,我国已进入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新阶段。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努力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引领区、新高地。

山东充分发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先遣队”作用,鼓励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自贸试验区获批一年来,112项试点任务已实施102项,形成60项制度创新案例,36项在省内复制推广,7项创新案例具备全国首创性;上合示范区着力探索地方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交流中心和海洋合作中心,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近年来,威海市抢抓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展机遇,推进威海海港、空港和仁川海港、空港“四港联动”,充分发挥两地在区位、交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中韩及世界各国货物通过威海、仁川转至日本、欧美乃至全球的双向物流黄金通道。

“‘四港联动’不仅是硬件的联通,更是软件的衔接。”山东港口威海港董事高冰说,威海、仁川两市海关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三互”合作上力度不断加大,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惠及万千企业。

山东发挥地缘优势,深化与日韩机制化地方经贸合作,先后建立高层省部合作机制、司局级定期磋商机制、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经济咨询顾问会议制度等,推动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

开放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迈出去的是脚步,改变的是眼界。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让山东看到了与国内先进省份、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开放倒逼下,山东以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前不久,韩国CJ集团重组中国境内食品业务,计划将中国食品项目总部放在青岛。得知消息后,青岛商务系统派出专员全程跟进,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一个工作日就办完了手续。

当下的山东,在投资方面,该放开的领域一律放开,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在考核方面,制定实施“双招双引”考核办法,对重点外资大项目设立工作台账,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见效;在审批服务方面,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最大限度提升便利度。实打实的举措向世界宣告:投资兴业选山东,没错的!

“筑就凤凰台,引得凤凰来。”如今,“乐业山东”逐渐成为来鲁创业发展者的共识。“山东营商环境取得巨大进步,2014年山东仅有4个县(市、区)进入全国外资吸引力100强,2019年达到10个,青岛市黄岛区更是进入了前10名。”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称赞道。

潮涌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站在新起点,迈向新阶段,山东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齐鲁大地开放之势风鹏正举,必将在高水平开放中与世界携手共赢。

发展改革·区域聚焦

泰安:集群阵营再扩大,新增2个雁阵形和2个支柱型雁阵集群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
潍坊·南木林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暨“潍坊企业家日喀则行”座谈会顺利召开
首批20个“滨州场景机会清单”发布
山东肥城市老城街道达成泰安市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赢得三笔财富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处、开放处、经贸处、城镇化处、驻委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抓项目优环境稳增长 山东郓城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绿色能源

2025清洁能源大会暨核能安全与核电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圆满举行
以赛赋能,激发行业新活力——山东省能源行业“绿色能源杯”乒乓球羽毛球赛圆满落幕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山东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绿色低碳转型”专题调研走进潍坊
聚焦区域协同与低碳转型,共绘锂电循环新蓝图——2025华东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区域大会在济成功举办
山东省能源局赴泰安市调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德州市唯一!庆云县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数字产业集群
国家电投山东公司:“陇电入鲁”330千伏瑞启变并网投运

齐鲁粮油

济南市在第七届全省粮食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
擂台竞技展风采 匠心聚力护粮安——第七届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现有百亿企业10家——上半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山东煎饼”进京“赶大集” ——山东煎饼亮相全国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农发行累计发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下贷款18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650万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价格调控·价格服务

近期淄博市生猪和猪肉价格呈弱势运行态势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赴枣庄市开展涉纪检监察价格认定工作调研
9月15日青岛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日报告
菏泽:粮油肉类价格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总体平稳运行(9月4日—9月11日)
淄博价格指数解读(9—12)
9月第2周德州市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呈现稳中略涨走势
滨州:肉菜价格微降,鸡蛋价格上涨
临沂:超市55种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较上周13涨33平9降

价格监测

发展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