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山海之约:“消费扶贫”结硕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国辉、记者尹明波报道 在渤海之滨的山东省东营市各大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里,重庆市酉阳县的农特产品摆在最醒目的位置,东营的街边小店也可以轻而易举得买到产自酉阳的青花椒、苦荞茶、茶油、土家黄酒。
在东营和酉阳联合举办的消费扶贫展销会上,东营市民竞相采购酉阳县扶贫农产品。供图:酉阳县商务委
“我每年都要带着酉阳的企业和合作社来东营走几趟亲戚,东营的经销商往我们酉阳跑的更勤快。”对这几年组织的东营和酉阳消费扶贫专项对接活动,酉阳县商务局副局长冉景海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
建起“小专柜”,激发大能量
2018年4月,在东营市选派到酉阳县的挂职干部张新林协调下,酉阳扶贫专柜正式落户东营市胜大、鲁百集团旗下的二十余家门店。“万事开头难。为了让广大东营市民品尝、认可酉阳的产品,我们前期加大力气搞展销、促销、宣传,同时还告诉大家,在生产这些产品的合作社、工厂里务工的是以贫困群众为主,原材料绝大部分采购自酉阳县的贫困群众,甚至有些产品上都标识着采购自哪些贫困户。”张新林介绍说。
酉阳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进入东营各大超市。供图:酉阳县商务委
扶贫专柜设置以来,每年都可实现销售额300万元以上。东营的客商看到了商机,开始频繁到酉阳对接、采购。在酉阳养蜂的李毅,老家便是山东东营,爷爷那辈就来到了酉阳养蜂,她自小没有回过山东老家,只是听爷爷讲起过魂牵梦绕的故乡。李毅在“东营企业赴酉阳采购会”上结识了来自东营的客商,客商品尝了她的蜂蜜后邀请她到东营对接。李毅终于回到了故乡,酉阳的优质土蜂蜜也迅速在东营打开了市场,她干脆在东营办起了酉阳蜂蜜展销中心。
产销对接不断深入,酉阳农特产品在东营市影响面逐步扩大,在大超市、大酒店、小卖部“遍地开花”。
“线上”加“线下”,更上一层楼
东营市不仅自己买酉阳农特产,还千方百计帮助酉阳扩大在全国的农特产销售,帮助酉阳打造电商消费扶贫示范园、开设“酉时间”“酉岸躬耕”等多家农特产品直播间,直播带货扩大消费。
东营市、酉阳县频繁对接,促进消费扶贫。供图:酉阳县商务委
在龙潭镇的东西协作电商消费扶贫示范园,简单的楼房里一楼是忙碌的打包工人,二楼的“店小二”们正在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一旁的直播间里,身穿民族特色服装的主播正在直播带货。这些“店小二”有些“特殊”,因为他们既是店主又是自己的“店小二”,每名“店小二”都是一个创业的个体。
据示范园负责人张华侨介绍,示范园全年销售额能达1200万,电商示范园给创业青年特别是贫困青年提供办公平台,培训、指导他们运营网店,“对他们的最大要求,就是销售要以贫困群众的农特产品为主。”
一位只用左手在键盘上运指如飞的“店小二”正向网上的顾客介绍自己经营的农特产品,他叫杨志,今年29岁,是一名贫困群众,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右手。自从来到示范园创业,他从零学起,在淘宝上开起了自己的网店“桃源特产铺子”,销售从贫困群众那里收购的魔芋豆腐、绿豆粉、腊肉等酉阳农特产品。一楼的打包人员里有一名是他的员工,一个老板一个员工,每个月都能卖五万多元的农特产,今年杨志又在拼多多上开起了“桃花土家工艺品店”,销售酉阳的土家工艺品。
“冷链车”补齐链条,连接山与海
清晨,酉阳泔溪镇的泔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的热火朝天,社员们正在往冷链运输车上搬装新鲜蔬菜和水产。中午,这些新鲜的产品便能运到400公里外的重庆主城,烹制成一道道美食端上市民的餐桌。
有了产业基地和销售市场,运输环节不通畅,依然不能形成产销衔接的闭环。了解到深山里农特产品运输难的情况后,东营市协调山东省商务委出资为10个深山里的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备了冷链运输车,解决了农特产品运销的难题,打造了完整的供应链。
丁市镇的众益农业合作社利用冷链车收购本地贫困户产品集中销售,每月运输量保持在60吨;桃花源街道的冷链车每2天往返一次重庆;涂市镇的冷链车每5天往返一次山东。冷链物流车还将东营的海产、潍坊的蔬菜、新疆的香梨等各地特产带回酉阳销售,进一步提高了收益。
依靠消费扶贫的支撑,随着销售额的不断提升,进而带动酉阳县的油茶、茶叶、青花椒等支柱产业和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全面扩大了规模。一张又一张雪花般飞来的订单,一辆又一辆满载扶贫农特产品的运输车驶出酉阳大山,运往渤海之滨的山东东营,运往全国各地。
东营市为酉阳县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配备冷链物流车,打通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千余人。供图:酉阳县商务委
2018年,仅东营市便采购酉阳600万元的农特产品,2019年1580万元,2020年即将突破2500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两地扶贫人不懈的努力,这些数字带动的是深山里的贫困群众。东营、酉阳两地联合打好了“消费扶贫”这张牌,真正为酉阳的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份磅礴的东营力量,鲁渝“山海之约”让“消费扶贫”结出了累累硕果。